暑期伊始,婺城區文明辦組織召開了年度“春泥計劃”示范村的創建工作,作為長山鄉兩個未成年人較多的行政村,石門村和長山三村作為“春泥計劃”示范村以更高的標準開展起了對村中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豐富行動。如今暑期已過大半,記者跟隨文明辦回訪的開展來到長山,看看這里的孩子是如何度過這個暑假的。
為進一步豐富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營造未成年人健康、快樂、安全的成長環境,長山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暑期“春泥計劃”實施工作,在7月初召開了“春泥計劃”工作推進會,整合全鄉資源,邀請本地優秀退休老師,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接受能力、思想實際和生活情況,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載體,通過開展書法培訓、樂器培訓、體育運動大比拼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努力使全鄉未成年人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
石門村:書法寫就歷史傳承
石門村利用石門完小的教室開展“春泥計劃”,走到教室門前一看,10多名名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靜靜地看著老師演示,原來是在上書法課。老師寫好一個“天”字,一筆一劃詳細講解了各處如何運筆、如何用力,一雙雙澄澈的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再有模有樣地學著老師的樣子練習了起來。他們的書法老師名叫胡劍君,在婺城區一家名為“婺林畫社”的書畫工作室教學書法,石門完小的校長朱根洪和石門村的村支書胡小榮為了增設“春泥計劃”活動課程的事情找到了胡劍君,請他來給村里的孩子們上書法課,作為一個石門村人胡劍君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老家的小孩子要學書法那我肯定要義務教”,還給這個臨時教室題了一塊寫著“龍門書社”的牌子。胡劍君說,石門古名龍門,取這兩個字來命名書社一來是要提醒孩子們石門村的悠久歷史,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的師父便是石門人,石門不可謂不與書畫淵源深厚,二來是鼓勵孩子們當漪溪里力爭上游的魚兒,用學習的力量幫助自己越過龍門,成為人中龍鳳。
長山三村:安心環境保護童心
在長山三村文化禮堂的善美講堂里,“春泥計劃”的活動負責人把暑期未上培訓班的孩子們集中到這,將小會議室騰空給他們開展活動,這里空調、電扇、電視、擴音設備一應俱全,比起其他地方環境已經好太多了。負責人告訴記者,“像今天的活動是教育小朋友們學習共產黨建黨歷史,從小培養他們愛黨愛國的情懷,此外還有安全教育、防溺水學習等等專題活動。一般孩子們上午來辦公樓會先在一樓的圖書室看看書,等到中午氣溫高了就到會議室里做作業,或者開展一些文體活動”。正說著近期又開展了幾次才藝展示,有個活潑好動的小朋友表示要給大家唱一支歌,其他小朋友們也不甘示弱,口齒伶俐的小男孩給大家表演猜謎語,還有小姑娘給大家表演武術,小朋友們輪流當觀眾、做演員,玩得不亦樂乎。除了暑期“春泥計劃”安排孩子們日常生活以外,在非假期的周末這里也時常開展集中學習、功課輔導等等活動,有了這樣一個“托管班”,家長們外出工作也能更放心。
桐溪村:婺劇特色放飛興趣
桐溪村的“春泥計劃”活動和前兩個村又有不同,這兒的活動開展得熱鬧極了,在文化禮堂的大舞臺上,小朋友們在婺劇愛好者的指導下學習樂器敲打吹彈,開展排舞練習、羽毛球比賽等活動。負責人介紹,日常給孩子們教婺劇樂器的老師就住在文化禮堂對面,白天他一對多教學所有小朋友,晚上大人們來得多了就能一對一詳細教學,小小“婺劇坐唱班”開辦這段時間以來有幾個有天賦的孩子進步速度很快,現在已經能表演得有模有樣了。桐溪村的大人們喜愛婺劇的很多,孩子們耳濡目染之下也培養出了許多小戲迷,桐溪村的婺劇特色也越來越鮮明。禮堂內有張乒乓球桌,幾個孩子圍著它你來我往地打得不亦樂乎,問起他們為什么喜歡打乒乓球大家眾說紛紜,但都表示敬佩我們國家乒乓球隊的選手們,希望他們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除了日常文體活動外,村集體還會發動孩子們參與村莊垃圾分類、“四治兩化”等整治行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