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箬陽鄉的村頭巷尾,林間小道,總會看到一批熟悉的身影,他們都是黨員以及村干部,近一個月,他們每天分組開展巡邏。
讓全體黨員行動起來,共同參與兩美箬陽建設是今年箬陽鄉黨建工作的一大舉措。以良好的黨風,帶出純正民風,把黨建與各項民生工程、實事結合,從而推進箬陽大變樣。
箬陽鄉地處偏僻,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優勢,年初,根據區里的統一部署,箬陽鄉依托紅色陣地建設,各村在紅色陣地建設中都融入了自身的特色。
箬陽鄉按照“六個一”要求,同時整合各村資源,加大投入,將紅色陣地建設進展情況周報、月考、季評,督導各村對照標準抓落實,把各類資源用在刀刃上,因村制宜突出特色亮點。
箬陽鄉黨委書記方建東說,以良好黨風帶動純正民風,從而推進兩美箬陽建設是箬陽鄉深化紅色陣地建設,不斷加強黨建工作的目的所在。
今年以來,箬陽鄉針對全鄉各村基層黨組織條件各異、經濟發展參差不齊的問題,在前期廣泛深入調研基礎上,以“三抓三促”為抓手,致力于打造精品黨建示范帶。
在此基礎上,箬陽鄉又根據各個村的自身特點,緊密聯系各村發展情況,以改造提升黨建公開欄為重點,以推行“黨建+”為創新點,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積極運用“黨建+秀美村建設”、“黨建+垃圾分類”、“黨建+四治兩化”、“黨建+五水共治”等多種形式,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推進“學黨章,守規矩,明使命,比業績”活動,對全鄉14個村進行分批改造,全面深化基層紅色陣地建設。
截至6月底,該鄉100%完成紅色陣地建設。并以此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典型,讓黨建引領發展,共建兩美箬陽。
新媒體平臺助力紅色陣地建設
箬陽鄉精心打造“紅色陣地”內的“黨建長廊”、“黨建景觀墻”、“黨建小廣場”、“黨建櫥窗”,讓箬陽山青水秀的山村變得與眾不同,充滿紅色文化的氣息。既因村制宜突出特色亮點,又緊扣農村基層黨建實際,令人耳目一新,儼然成為箬陽鄉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張亮麗名片。
記者在箬陽村里看到,長達10余米的黨建宣傳欄內,除了村情概況、村傳說故事、村特色工作等內容外,還設置有陽光村務黨務財務公開欄、黨員風采和“兩學一做”知識欄等黨建元素。宣傳欄圖文并茂、編排緊湊,雅俗共賞,既是村民了解黨建村務情況的一扇窗口,也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
眼下,行走在箬陽鄉各個村的田間小路,隨處可見的紅色宣傳欄,讓村民們沉浸在一股股黨建新風當中。
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箬陽鄉黨委就利用微信這樣的新媒體平臺,開通了“箬陽黨建”微信公眾號,開發學習資源,推送學習內容,廣泛宣傳“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營造全體黨員學習的深厚氛圍。目前,該鄉280名黨員都關注了該微信號。
隨著關注人群的增加,“箬陽黨建”公眾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在外黨員都能第一時間了解鄉里的黨建工作動態。
同時,箬陽鄉黨委針對各個村黨員分布廣的特點,通過微信互動把黨員干部加進“指尖上的會議室”。這樣黨員干部可以通過“指尖上的平臺”,學習“兩學一做”的最新精神,每位黨員定期上交“兩學一做”學習心得或微體會。通過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拉近了黨組織和年輕黨員的距離,在輕松的互動氛圍中,讓學習更加入心入腦,方便黨員干部接受學習教育,爭做合格黨員。
黨員服務擴面增強干群凝聚力
箬陽鄉的每個村都會有支黨員干部帶頭成立的義務服務隊,包括義務森林防火隊,義務治安巡邏隊,環境衛生整治服務隊。服務隊平日的工作是進行森林防火的宣傳,并幫助村中的孤寡老人解決生活上的難事,關心老人以及特困群體,村民對村上的服務隊贊不絕口。服務隊在服務村民的同時,也加強了黨建的宣傳力度,讓紅色陣地的建設深入人民的心中,從而大大提高了黨員干部的領導力和全體老百姓的凝聚力。
箬陽鄉黨員共280人,但長年流動在外黨員有100多名,箬陽鄉為了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提高整改階段的實效,加強對在外流動黨員的管理教育,同時也是為了服務群眾全方位,方便群眾服務功能的最大化。
箬陽鄉因地制宜,因勢所需,積極探索在外黨群服務新途徑,在金華成立“在外黨群服務中心支部”,撤并“箬陽鄉黨員服務中心支部”,在外黨群服務中心實行每周一到周五固定輪流坐班模式,重點開展組織學習、政策宣傳、公益活動、關心關愛、代理服務、民意收集、職能培訓、公共事務等八項服務功能,使在外黨群服務中心既是黨員在外的活動娘家,又是群眾聯系黨組織的溝通橋梁,讓廣大在外創業的箬陽鄉籍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讓廣大在外創業的箬陽鄉籍群眾“服務有依靠、求助有幫手”,真正起到“黨員服務擴面、群眾求助增便”的功效。
紅色陣地建設讓美麗鄉村“紅”起來
依托紅色陣地建設,箬陽鄉各村融入自身特色,激發黨員干事熱情,開展“四治兩化”、“五水共治”、垃圾分類等工作,忙著趕制這一批環境“工程圖”。
箬陽鄉紅色陣地建設離不開廣大黨員的帶頭示范和積極配合,在紅色陣地的建設中就涌現了不少優秀黨員。
箬陽鄉箬陽村黨支部書記余志洪積極行動,做好村內的黨務工作,他不僅每月組織全體干部進行義務值班巡邏、義務勞動,還先后落實了一系列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制度、民主聽證會制度、規范決策程序、村民自治等,提高村民參與的積極性,規范村民自治工作,保障村民的自治權。
鄭小平是箬陽鄉沙坑村村黨支部書記,他經常勉勵自己“工作多干、困難多上、榮譽多讓”。工作上,積極配合鄉黨委著力建設美麗鄉村,推進“四治兩化”工作,進一步提升村莊的環境衛生質量。全面開展創建美麗庭院競賽、房前屋后和公路邊“兩亂”整治,全面落實房前屋后衛生三包責任,垃圾分類,河道保潔。在鄭小平的帶領下,沙坑村從原來的箬陽鄉衛生不合格村,成為了全鄉的第一名,被評為衛生先進村,整個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