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對于許多人來說已經很遙遠,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社會進步,文盲的人數越來越少。然而在不少老年人當中,還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文盲。為了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生活,掃盲人員深入一線,來到這些人員家中,教他們識字、寫字,讓他們能寫出自己的名字、能撥打電話等。日前,記者采訪了青春中學的鄭美里老師。
整理檔案,每天忙到凌晨兩三點
鄭美里今年52歲,是金華市青春中學政教主任兼初三數學教師、也是城東街道社區學校校長。從1986年走上講壇后,至今已任教30年。
鄭美里曾獲得臺州市教壇新秀、臺州市十佳優秀班主任等稱號。2000年8月至今在金華市青春中學任教,被評為全國奧數“優秀教練員”,榮獲金華市優秀班主任、婺城區“先進黨員”、婺城區“優秀教師”等稱號。
2013年9月,鄭美里接手了社區掃盲工作。從那時起,鄭美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走街串巷,來到一個個老人家中,教他們識字、寫字。
城東街道文盲有578人,分布在青春路社區、桃園社區、八詠樓社區、旌孝街社區、上浮橋社區等五個社區。其中50歲以下的有56人,50歲以上的有522人。
城東街道黨委把掃除文盲作為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專門成立了以街道分管教育的楊益民為總負責,社區學校校長鄭美里為組長的掃盲工作領導小組。規定每個社區有一名掃盲工作人員;文盲人員分配到人,掃盲工作人員定期深入掃盲第一線,建立到點、入戶、定時、定量登記表。按照每位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和議事日程表,同時建立文盲對象電子檔案。擬定出掃盲工作計劃,落實掃盲教育對象、教師、負責人、教材等等。
如何開展掃盲工作?當時鄭美里心里沒底,區教育局分管掃盲工作的徐武老師就細心傳授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應對的方法,并聯系有關負責人。在徐武老師的幫助下,鄭美里逐漸掌握、了解了掃盲的工作方法。
剛接手掃盲工作時,需要在半個月內建立一套完善的檔案制度,由于之前的檔案工作存在缺失,鄭美里還要補齊前三年的相關資料。她來到乾西鄉、雅畈鎮等鄉鎮,學習檔案管理的相關知識。白天學習,晚上接著做,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半個月內,鄭美里幾乎每天都是忙到凌晨兩三點才休息。
通過摸底調查掌握文盲的具體情況,鄭美里建立了完善的文盲檔案,為掃盲教鋪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鄭美里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整齊的檔案資料,文件夾分門別類,里面內容詳實。學員的入學花名冊、點名冊、課程表、教案、作業、試卷、計劃、總結、影像資料等過程性材料,都完整地存放著。
利用雙休日、晚上等休息時間,一戶一戶地開展上門幫教
鄭美里在城東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在每個社區挑選那些年齡較大、日常工作耐心仔細、特別是能與老年人溝通的社區工作人員擔任掃盲工作。鄭美里帶領著組建的掃盲團隊,擬定出掃盲工作計劃,落實掃盲教育對象、教師、負責人、教材等等。按計劃、按步驟,把掃盲工作做到細致、深入。在團隊中,也涌現了吳文秀、李婉妮等優秀的社區工作人員。
鄭美里每次下去幫教時,都適當帶點水果之類的小禮物。禮物雖然小,但起到的作用很大。通過這樣的感情聯系,老學員學習非常熱情,參與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掃盲是社區工作的一件大事,是惠民工程。掃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很多,但我們要有信心去面對,再難也要把工作做好!编嵜览镆恢边@樣告誡自己。鄭美里日常工作較忙,去學員家中幫教,都是利用雙休日、晚上等休息時間,一戶一戶地開展上門幫教。只要是跟學員講好的時間就風雨無阻,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鄭美里把城東街道的每個社區都跑了好幾遍。
鄭美里的朋友看到她每個周末都到學員家里,對她說,每個學員跑一次就可以了,或者上班時間去教學。鄭美里對朋友說:“那不行,白天學校工作較忙,再加上很多學員只有晚上才有空,我犧牲點休息時間沒事,只要能把這項工作做好就行!庇袔状,鄭美里得了嚴重感冒,掛了幾天鹽水仍然堅持赴約。很多學員被鄭美里的執著精神所感動,有些學員自發組織起來到青春中學內參加輔導,學習也比原來更加用心。
在鄭美里的影響下,掃盲成員對掃盲工作極為認真。吳文秀是青春路社區的掃盲人員,工作認真負責。在社區工作復雜繁重的同時,對于掃盲工作完成得一絲不茍。上門宣傳、組織輔導、脫盲測試,每樣工作都認真仔細,不出差錯。吳文秀還組織家人加入掃盲隊伍,在她媽媽家設置了小課堂,把附近的三四名學員集中到她媽媽家中統一授課。
不怕委屈,不怕挨罵,堅持上門教學
為了增強掃盲效果,鄭美里實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掃盲教育。采取“點式”授課制,教師送教上門、包教包學、巡回指導,并結合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鄰居互幫式等教學形式。堅持“以培代掃”,針對剩余文盲中女性較多、年齡偏大,且居住比較分散的特點,開展“一幫一”掃盲活動,同時負責跟蹤管理,確保掃盲鞏固工作落到實處,保證有一個文盲就脫盲一個。
上門排查摸底是掃盲工作的第一步,掃盲人員需要了解對象的具體情況,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比如有的學員連阿拉伯數字和自己名字都不認識;有的學員雖然沒讀過書,但能識字,不會寫字。有一次,鄭美里帶著學習用品第一次拜訪一名學員,老人不相信鄭美里說的幫助他識字寫字,以為是上門詐騙人員,就把鄭美里帶到了附近的派出所。民警打電話到學校核實了鄭美里的身份,老人才相信,以后每次學習都非常認真。
許多老人都非常希望脫盲,能書寫自己的名字,能認識常用字,外出坐公交車時,認識車站牌,方便走出家門,更好地融入社會。對于鄭美里的上門幫扶,他們都非常熱情。然而有個別學員在開始時內心是抗拒的,覺得自己年紀都一大把,再去讀書寫字會被人笑話,而且沒必要學知識,學成后作用不大。有次,鄭美里和吳文秀到了青春小區李大伯家做動員工作,李大伯脾氣很大,對掃盲教育非常反感,沒說上幾句話便破口大罵,“現在我都一大把年紀了,再叫我認字,這不是坑我嗎?還上門來教我認字,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我很忙的,沒那閑工夫跟你耗,你走吧!”鄭美里聽得滿腹委屈,覺得幫助別人還被指責,但她們并沒有放棄,而是隔了幾日再次上門。這次,李大伯倒是沒有發脾氣,但還是不理人,盡管鄭美里說了很多,還是沒什么效果。李大伯的女兒看到了鄭美里的執著態度,拍拍她的肩膀說:“老師,你先走吧,我幫你說說,隔天你再來!
隔天鄭美里和吳文秀再次來到李大伯家里,還沒等吳老師說話,李大伯說話了:“兩位老師,那天我說話不中聽,你別往心里去,你們確實不容易,而且幫我識字也是好事,以后你就常來。”聽了李大伯的話,鄭美里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堅持、不怕委屈終于贏得了李大伯的信任。學習了幾次,李大伯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以前連自己名字都不認識,現在能夠書寫自己的名字,能夠使用老人手機,與家人電話交流。后來非常喜歡鄭美里去上課,還希望他們能多去幾趟。
還有一次,鄭美里和桃園社區掃盲工作人員李婉妮到了73歲的杜奶奶家中,杜奶奶沒等李婉妮把話說完,就把送去的書本及其他學習用品扔出了門外。大聲說:“不要學,你的好心我領了,我這把年紀就是不要學!编嵜览飺炱饘W習用品,耐心細致地講道理,但杜奶奶家還是聽不進去。后來,鄭美里和李婉妮及時了解她的生活情況,為她排憂解難,終于杜奶奶靜下心來聽鄭美里講課,后來幾次上課非常順利。以前杜奶奶每次去銀行存取款,都需要家人陪伴,需要簽名時,也是一臉無奈。現在經過了掃盲學習,到銀行辦事都能自己獨立完成了。
從2013年度起,城東街道掃盲工作進展迅速,取得了優異成績,2013年脫盲100人,2014年脫盲200人,2015年脫盲100人。剩余的178名人員計劃在今年完成脫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