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市相關文件要求,婺城區在前期開展過一次全區“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之后,借助此次督查機會再次進行深入調查。調查中發現,受訪者對近年來婺城治水取得的成績普遍表示滿意,對現行治水政策表示認可和支持。圖為督查組人員向受訪者解釋調查問卷內容。
雅畈鎮汪家村共383戶,985人,且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汪家村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產業基地,先后完成改田造地、宅網改造、飲用水改造等工程,實現了村莊綠化美化。2014年,汪家村被列入精品村建設。圖為汪家村秀美景致一角。
婺城治水爭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
蔣堂鎮下尹村施工人員抓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
督查組檢查農村垃圾堆肥房
督查組人員檢查厚大溪治理
9月13日—14日,婺城區治水辦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清三河”達標工作“查問題、補短板”專項督查。本次督查主要以前期市級“清三河”驗收和半年考核發現問題為導向,舉一反三,全面查找和掌握當前全區“清三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相關單位盡快整改落實,確保順利通過省級“清三河”達標縣驗收。
嚴格標準查細查實
此次督查,區治水辦對各項內容羅列出了詳細的檢查標準。例如對于河長公示牌的檢查,按照區、鄉、村三級河長公示牌的不同樣式,打印出各自的圖片,檢查人員按照圖片上的內容逐一對照,一目了然。清淤方面,在對現場檢查時,重點檢查水面是否保潔到位,水體有無黑臭現象;岸坡是否穩定整潔,岸邊有無垃圾堆放,環境面貌是否良好;淤泥去向是否合理,淤泥運輸及堆場有無二次污染等三方面工作。在檢查清淤臺賬時,按照工程性清淤和群眾性清淤的分類,以不同的臺賬整理標準進行檢查。最后,再根據現場檢查和臺賬資料,核查淤泥計量數據是否真實、是否存在虛報、謊報現象。
督查的兩天中,正值秋雨綿綿,但督查組人員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在檢查中,各督查組始終堅持“哪里薄弱查哪里”的原則,在查閱各項資料后,全面分析每個鄉鎮在“清三河”工作中的薄弱點和要害處,以找問題的態度,以促提升的目的,謀劃確定督查路線和區域。同時,檢查人員十分注重抓小抓細。查的越細致,改的越徹底。在具體督查工作中,他們不但著眼大方向,更注重小細節,搜尋每一河段河面上是否有垃圾漂浮物,翻看村中每戶門前垃圾桶,檢查分類是否到位,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全部進行拍照留存。部分鄉鎮人員反映“督查組查的真細,有些問題我們平時都沒有注意到”。
除了檢查鄉鎮“清三河”工作外,督查組人員還在當地居民中進行了“五水共治”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對于此項工作,檢查人員也絲毫沒有怠慢。他們抽取當地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的居民,進行調查。有部分參與過當地“五水共治”卻不識字的群眾,檢查人員就念給他們聽。根據初步調查結果顯示,95%以上的群眾對全區“五水共治”工作表示滿意,幾乎人人都參與過當地治水工作。
對照問題立查立改
督查在查出問題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整改。
根據兩天時間內的督查情況表明,全區各鄉鎮、街道對“清三河”工作高度重視,工作積極主動,整治措施有力,成效明顯。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如公示牌設置不規范、清淤臺賬不完善、部分河流河面存在垃圾漂浮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進度尚有欠缺、部分養豬場整改不到位等。
對于檢查中發現的每一處問題,督查組人員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包括該問題的具體內容,所在地點和整改建議等,并且大多數在當場就提出整改意見。如第三組在長山鄉檢查時,發現石門村倪戶養豬場場內環境衛生差,雨污分流不徹底,督查組人員當場建議按照達標驗收標準,倒排時間,逐條整改。第四組在檢查城西街道時,發現西郊村小壩巷水渠內生活垃圾較多,河道內淤泥堆積。他們要求相關人員立即清理垃圾并做好長效保潔和清淤工作。在檢查結束后,治水辦督查處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了匯總,并以督辦單的形式下發各鄉鎮,要求限期整改。
除了發現問題,要求整改外,督查組人員還積極地幫助鄉鎮出謀劃策。對排查出的問題,當場向鎮村干部指出,并幫助查明原因、商討整改措施。對整改時間長、難度大的問題,特別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問題,督查組要求要加大推進力度,列入到年終考核中,實現倒逼推進。督查人員在實際檢查中發現,有些問題的存在,是鎮村干部、老百姓不懂具體要求或技術造成的,特別是在畜禽養殖方面。對此,督查組建議由相關業務主管部門通過專題培訓、送學上門、現場指導等方式,增強一線治水人的業務能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