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交通
9月28日晚,婺城區交通運輸局接到上級部門相關應急預案啟動指示后,迅速響應,組織安排人員做好充分準備,時刻預備應急突發狀況。當晚21時許,該局四大養護站全體人員、機械集結到位,四大中隊已分別派員巡查,有情況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置。
當晚,湖大線38K+500出現塌方,區交通運輸局迅速派人員機械前往清理。至昨天早上8時許,搶通,恢復通行。隨后,張六線7K出現塌方,交通中斷,養護人員又迅速集結前往現場進行搶通。還有湯井線K24+700山區路段塌方及下邊坡沖毀問題,也迅速安排了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處理。
據悉,截至發稿時,區交通運輸局共投入搶險人員130人,機械設備8臺,搶險車輛32輛,清理塌方1182立方米。全區縣道除張六線7k+500、湖大線53k因塌方交通中斷外,其他縣道均暢通。山區縣道雖有不同程度的塌方,因清理及時不影響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
(記者周江徽通訊員潘敏)
莘畈
面對來勢洶洶的臺風“鲇魚”,莘畈鄉緊急部署防臺措施,,認真落實好各項防臺舉措。截至昨天上午8時,莘畈鄉共轉移6戶8人。
9月28日晚,莘畈鄉出現大范圍暴雨。為確保工作不出現疏漏,鄉村干部全體堅守抗臺一線,責任到人,嚴密防范。當晚,祝元公路旁的大樹倒塌影響通行,鄉村干部在巡查中發現后,馬上親自動手一起搬運大樹,確保道路安全;莘畈溪沿線各村加強巡查,密切關注水位變化,隨時準備轉移兩岸危險區和危房內人員,確保人員安全;大立元公路出現塌方,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清運;鄉黨委書記吳祝芳、鄉長陳麗萍親自帶隊下村檢查防洪情況,勸離不肯撤離的危房戶,指導搶險工作。
據了解,在“鲇魚”登陸之前,莘畈鄉就對各村危舊房進行調查摸底,對居住在危舊房的人員進行轉移安置;對山塘、地質災害易發點等防汛重點地段在前期檢查的基礎上進行了再一次檢查;各村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值班人員按時到崗,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
(記者施俊通訊員趙鈺)
沙畈
9月28日,臺風“鲇魚“帶來了強風力、強降雨,沙畈鄉黨委、政府充分發揮群眾主心骨的作用,帶領群眾同心合力防抗“鲇魚”。
據介紹,當晚,高儒村一農戶家中進水,鄉、村兩級干部在得知情況后,迅速前往幫忙搶救物資,轉移農戶。昨天凌晨3點,沙畈水庫通知進行放水,鄉、村兩級干部連夜對白沙溪沿岸農戶進行通知。據統計,全鄉道路共出現6處不同程度塌方,轉移危舊房、地質災害點人員共計30人。
事實上,沙畈鄉不僅在臺風期間嚴格24小時值班制度,與群眾一起共渡難關,還在“鲇魚”登陸前,積極預案,及時組織鄉村干部、廣大群眾疏通堵塞的涵洞及破損的房屋,并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切坡建房戶、危舊房等重點區域進行了拉網式安全隱患排查。
(見習記者朱慧敏特約記者戴增榮)
塔石
今年第17號臺風“鲇魚”來勢洶洶,塔石鄉境內持續普降中到大雨。截至昨天早上8時,全鄉民房倒塌3間(無人居住),轉移群眾49戶68人,其中高田村36戶51人。
據了解,在此次臺風來臨前,塔石鄉黨委政府未雨綢繆,把防汛防災和搶險救災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鄉黨委班子全體成員和各聯村干部奔赴各個農村,組織村里的黨員干部群眾開展隱患排查巡查,在第一時間內將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全力做好防臺防汛各項工作,確保了此次災害天氣無人員傷亡。
不過,臺風帶來的強降雨還是對公路設施造成了破壞,導致道路塌方7處。9月28日,遂昌縣北界鎮蘇村發生了山體滑坡,從金華方向去抗災搶險的車輛就要經過湯蘇線。為暢通蘇村抗災救援工作的“生命線”。昨天一大早,該鄉干部組織人員與路政部門一起,出動大型機械設備,清理了沿線多處公路塌方,以實際行動支援蘇村抗災救援工作。(記者傅偉炎通訊員陳磊)
箬陽
受臺風影響,前天夜里,箬陽鄉持續強降雨導致該鄉14個村受災。河道水位迅速上升,琴壇村琴壇河水位猛漲,楓橋山莊進水,河水漫上公路;戴村河水沖上公路;湖大線40公里處發生塌方,箬陽村中道路塌方。
災情發生后,箬陽全鄉干部連夜積極救災搶險,組織人員分組進行地質災害隱患點排除,轉移獨居老人,瀛頭、戴村的村干部組織將溪邊村民疏散到高處,保證人員安全。
據了解,受災情影響,箬陽危房倒塌1處,道路塌方3處,全鄉停電,截至9月28日晚10點32分,箬陽鄉轉移人口87人,無人員傷亡。(記者汪勝通訊員盛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