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熱心啊,只要能幫的,她絕對不推辭,只要能自己干的,她也絕對親力親為!”在蘆頭村,說起婦女干部鳳仙,可謂是村民知心“馬大姐”,多年來在村子里她只講奉獻,不求索取,很受村民敬重。白天不怕臟走進垃圾房撿拾垃圾,晚上不怕累走門入戶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一年多來,作為村里剛剛起步的垃圾分類工作,她也沒少出力。
鳳仙是村里最早選定的垃圾分類工作者之一,而且當(dāng)初為幽蘭里自然村選垃圾分揀員的時候,因為經(jīng)費原因,村里沒有能力負擔(dān)聘請垃圾分揀員的費用,為此她主動參加垃圾分類工作,當(dāng)起了村里的垃圾分類“馬大姐”。在這個沒有任何報酬的崗位上,她始終保持著熱情。
萬事開頭難。鳳仙說,在垃圾分類工作的起步階段,村干部們主動上門,拿上袋子,和各家各戶村民講解垃圾分類工作的程序和意義。村民們也積極配合村干部的工作,認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鳳仙說,開始的時候工作較多,比較辛苦,但村民們對于垃圾分類工作大多也完成得比較好,以前村干部去檢查,抽查情況也還不錯,偶爾會有幾戶分得略有不足,村干部們就對其進行教育,告訴他們進行垃圾分類工作,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全家好。
蘆頭村幽蘭里自然村只有一個保潔員,除了平時普通的運送垃圾工作外,將垃圾運到太陽能垃圾房,檢查垃圾分類是否完成這些工作全部由鳳仙擔(dān)起,運送車輛不夠,她便拉來了自家運貨的三輪車,將垃圾一車車運到離村子約3公里的垃圾房處。為了將垃圾不分錯,她還總是將垃圾先倒在地上檢查一遍,然后再倒回去。在垃圾房下臟臭的房間里,常常能看到她翻撿垃圾的場景,就是這樣一遍遍重復(fù)枯燥的工作捍衛(wèi)了蘆頭村的美麗環(huán)境。
“自從有了‘老大姐’垃圾分類分揀員后,村里的衛(wèi)生更好了,道路更干凈了,河道更清潔了!”村民滿臉微笑地告訴記者。
看婺城新聞,關(guān)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