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乾溪黃橋頭段看到,長臂挖掘機正在“隆隆”作業,不斷清理著河道內的淤泥。與此同時,長湖邊專業人員正在一一測量、計算各河段底部淤泥情況,準備拿出最佳方案,盡快展開進一步清淤工作……顯然,“五水共治‘百日攻堅’”行動,已經在乾西鄉如火如荼開展中。“如今已是三年治水的沖刺期,我們乾西治水人不僅加快了奔跑的腳步,推動各治水工程建設進度,更拿出了‘拔釘子’的氣勢,解決相關難題,確保提升水質。”昨天上午,乾西黨委書記王志勇這樣對記者說。
的確,就在這個月初,乾西鄉就在區建設局等部門協助下,為長湖“拔”掉了一顆釘子、截斷了一股黑水流。那是國慶長假第一天,記者接到了乾西鄉黨委副書記、治水辦主任鄭大治發來了這樣一條短信:“成功了,不漏了!”緊隨這六個字后面還有一個大大的笑臉表情,傳遞著他們的激動和喜悅。這是一個“遲來的好消息”,它意味著一起由鄉鎮、部門、村莊合力為長湖截斷污水流的事件有了圓滿的結果。
深挖污源,發現長湖底有“漏洞”
原來,9月24日,乾西鄉在長湖工貿橋西側幾十米處挖出了一個排污的管道口,該管道位置深入湖底泥層4米處,根據水流方向追溯“源頭”,最終確定其連接著工貿橋北橋頭窨井。事實上,早前,乾西治水人就已經發現,長湖工貿橋以西的靠北岸幾十米水面經常“冒泡”,伴著污水上涌。“一開始,我們以為湖底清淤不徹底,導致沼氣翻騰,后來又懷疑或附近污水管漏水。可是,采取了種種排查手段,始終無法找到準確原因。9月中旬,全區五水共治‘百日攻堅’戰役打響,我們也更加堅定了解決該湖段‘冒泡’問題的決心。最終,我們查到了工貿橋窨井西側底部的這根暗管。”乾西鄉鄉長、長湖鄉鎮級河長趙建新告訴記者。
這個窨井位于工貿橋橋北,窨井內除西側底部的暗管外,北側接入兩根排污管,排放工貿區污水;東側連接湖底污水管道,通往金蘭中線排污管網。由于西側暗管位置最低,導致污水源源不斷流入長湖。那么,當務之急是全面封堵它。只是沒想到,這個直徑僅500毫米的“漏洞”,難住了一批專業的堵漏能手。
屢敗屢戰,最終截斷污源
一個窨井四根管道,雖是“兩進兩出”,可一旦抽水,出水口也會倒灌變進水口。于是,如何給該窨井排水成了最大難題。從上陳社區找的民間施工隊,到區建設局派出的業務骨干,再到園林部門請來的專業人士,辦法想了一個又一個,每天連續作業10~12小時,可結果都失敗了。
“必須在國慶節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乾西治水人暗暗下了決心。為此,一直關注此事的區級河長朱利群、區治水辦各位領導,以及乾西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都一次次趕到工貿橋北橋頭,既現場辦公商量對策,也為一線人員加油鼓勁。與此同時,面對一次次的失敗,不論鄉治水辦、民間施工隊人員,還是區建設局、園林部門專業人士,不僅無人退縮,還合力擰成了一股繩,拿出屢敗屢戰的韌勁。最終,大家充分發揮各自資源,找來十多位補漏能手,通過激烈討論確定了兩個“應該可行”的方案。
很快,乾西治水人對其中一個方案進行了落實:對接入長湖工貿橋北橋頭窨井的4根管道各打入的一個氣囊,實現暫時截流;另外又在接入金蘭中線排污管網的管道口也打入一個氣囊,確保污水不倒灌。然后,搶時間抽水,再展開作業——先在管道口內徹磚,再在縫隙處抹上“補漏王”、高標水泥……
當晚,大家看著“漏洞”被堵嚴實了才懷著喜悅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6點多,鄭大治又趕來查看,“結果心涼了半截”。原來,打入“漏洞”管道內的氣囊在水壓作用下破裂,已被堵上的“漏洞”上部也被沖出了一個巴掌大的缺口。于是,新的“戰斗”又開始了:用帶閥門的水管引水,周邊堵上碎棉布,然后緊貼著再砌一堵磚墻,徹底封死洞口后,確定磚墻凝固無漏,再關死引水管閘門。本來,9月30日下午就能查驗并確實是否成功。沒想到,當天抽水泵壞了,于是有了國慶第一天那個“遲來的好消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