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糾紛88起,其中口頭調解45起、書面調解43起;排查糾紛65起,其中鄰里糾紛35起、房屋宅基相關糾紛22起……這是昨天上午,記者在乾西鄉人民調解委員會看到的一組數據。這樣一組簡單的數據,似乎就概括了今年以來,該鄉人民調解的全部內容。可事實上,它的背后卻保全了幾倍甚至幾十倍于這些數字的家庭平安和諧生活。
A
“雞毛蒜皮”是人民
調解的“主旋律”
剛走近乾西鄉司法所辦公室,記者就聽見屋里傳出一陣女子的吵嚷聲。隨即,一個嚴肅但不失耐心的男音響起:“有話慢慢說,你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繼續吵架的!”于是,吵嚷聲迅速平息了下來。原來,這里正在進行著一場人民調解工作,男音出自該鄉西苑社區書記、“老和調解工作室”的徐和慶。
這是一起鄰里糾紛:兩家農戶之間存在積年難消的矛盾,前段時間,因其中一家農戶新砌院墻引發沖突。事后,派出所介入調解,雙方就如何解決院墻問題簽下了協議。可事實上,砌院墻只是導火索,因內心憤懣并未得到化解,其中一家農戶干脆封堵了另一農戶的車輛進出道路。聯村干部金科憂心如焚,多方協調,請來了鄉干部、司法所、村干部組成“人民調解團”,由調解經驗豐富的婺城法院人民陪審員“老和”徐和慶主導,為他們展開了調解。
先是尋根究底,詳細了解兩家農戶之間的矛盾根源;然后傾聽雙方訴求;接著前往堵路現場查看情況;最后分別溝通,通過說法講理談情展開思想攻堅,促使雙方心甘情愿達成和解協議……盡管這事被乾西鄉司法所所長朱憲庭“定性”為“雞毛蒜皮的小問題”,可“調解團”仍整整忙碌了一天,而這還不包括前期調查了解所耗費的時間。當然,最終能順利化解兩家農戶的矛盾,“調解團”每個人都覺得“付出再多努力也值了”。
B
“護航G20”從化解糾紛開始
雖說人民調解的大多數糾紛都很“雞毛蒜皮”,可也并不意味著無法遭遇“大事兒”。這不,今年G20之前,乾西人民調解就經歷了一次考驗。
8月19日那天,乾西鄉王店村78歲的包某因身體不適,前往鄰村馬淤的衛生室就診。包某和該衛生室醫師章某是好友,盡管那時章某因意外受傷剛剛出院歸家休養,礙于情面,他仍然接診了包某。意外就此發生:包某在輸液過程中出現抽搐,章某隨即數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等急救車趕到,包某已是回天乏術。
包某去世,其家屬悲痛可想而知。鑒于兩家人一直以來的交情,起初雙方還能好好說話,但正式展開談判提及賠償問題后,因金額上的巨大落差,包某家屬情緒瞬時爆發,激烈矛盾由此產生。所幸涉事的王店和馬淤兩村立即將此事向乾西鄉司法所作了匯報,同時提出“希望人民調解能介入處理”的請求。正值杭州G20峰會即將召開的特殊時期,鄉司法所在8月23日接獲消息當天,即由朱憲庭召集人手組成“調解團”展開了調解。
調解第一天,包某方一下來了20多位親友,個個情緒激動。在了解了詳細情況及雙方訴求后,“調解團”成員認為兩者間所提賠償金額差距太大,不宜當場調解。見天色已晚,朱憲庭便提議,“大家先回家,明天再繼續”。沒想到,包某方立即“炸鍋”了,稱“如果今天調解不掉,我們就回去(章某家)砸東西”。“親人意外去世,他們悲傷、激動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想為此實施暴力的念頭必須立即掐滅。”采訪中,朱憲庭這樣表示。當天,他立即高聲斥責了包某方:“調解總有個過程,我們沒有放手不管,而是正在處理當中,你們現在鬧就是無理取鬧,我現在就聯系派出所,今晚誰鬧了,后果自負!”
第二天,“調解團”分別找包某家屬和章某做起了思想工作,從包某身體因素、雙方交情、章某家庭經濟情況且身有殘疾的實際……層層展開分析,從法理、情理角度,不斷縮短雙方賠償金額。最后,朱憲庭甚至找到章某的姐妹,幫他開口借了款,由此順利達成雙方的賠償、和解協議。短短三天時間,此事得到了圓滿解決。乾西鄉主要領導為此豎起大拇指點贊:“這樣的事,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如今事情順利解決,正是為G20維穩排除了一大隱患。”
C
“善良的心”讓社會更加美好
其實,有時候人民調解不僅化解矛盾,還傳播關愛和善良,前不久發生在一位陜西打工者趙某家屬身上的事,就是如此。
29歲的趙某在乾西某企業打工已有6年。8月初的一天晚上9時,他因故來到上天師社區池塘邊。沒想到意外發生,他溺斃于該池塘。事情發生后,他的家人從陜西趕來處理后事。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認可了趙某自身原因導致意外發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人詢問:“我家趙某給企業工作許多年了,能不能讓企業給點補償款?”
原本此事責任清晰(由趙某自行負責),可由企業和趙某家屬自行協商解決。但為避免處理不慎引發沖突,乾西人民調解仍主動介入了此事。“企業解聘員工還得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呢。趙某雖是自身原因導致死亡,但從道義角度,企業給其家屬一點補償款,合情合理。”朱憲庭這樣認為。在他的調解和企業的理解下,趙某家屬很快拿著3萬元補償款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如今,乾西人民調解工作依然忙碌。正如朱憲庭所說,因為有了熱愛調解事業、“零工資”服務的徐和慶,“金華老娘舅”張路前(乾西鄉湖頭村人),以及許許多多為人民調解服務著的鄉、村黨員干部,還有婺城法院支持授權的“巡回法庭”,“我們才更有信心和力量,不斷推動乾西文明、和諧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