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黃金救治期,時間就是“心肌”
馬阿姨是位70多歲的老人,現在每半個月到人民醫院配一次藥。6年前,她在去買菜的路上暈倒了,幸運的是她自己蘇醒了過來。醒來后她打電話給兒子,她兒子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把馬阿姨送到了人民醫院。到了醫院檢查病因,醫生判斷出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進行急診手術。馬阿姨的兒子非常認同醫生的判斷,代表家屬簽字同意手術。這次手術很順利,只用了26分鐘便打通了血栓。董揚說:“這是最順利的一次手術,病人不到一小時就送到醫院,家屬也很快簽字,手術時間短,病人恢復很快,幾年過去了情況很好。”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從而造成冠脈血栓,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癥,起病急驟,變化迅速,還常常伴隨著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如果在發病早期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就可以減少梗死范圍和并發癥的發生,時間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關鍵。時間是搶救心肌梗死病人的關鍵因素,越早搶救,就能挽救更多的“心肌”。最好是一小時以內,從心肌梗死病發到醫院就診時間,三小時以內治療也能起到不錯的作用。如果超過12個小時,就要延遲手術。因為這時去做手術,風險大,而且效果不好,這時候冠脈血栓就像“鼻涕”一樣,打通血栓很困難。要等冠脈血栓稍微長得“牢”一點,5至7天以后再進行手術。“家屬談話時間也是心肌梗死患者浪費的一個重要時段,許多家屬不了解這個病情的嚴重性,以為只是簡單的胸痛,對于需要進行急診手術不理解。”董揚說。
2010年前后,金華市人民醫院為了讓心肌梗死患者能更快得到有效治療,開通了“心肌梗死綠色通道”,可以“先治療,后付費”。患者被確診為心肌梗死后,直接送到手術室,手術完成后再到病房。這樣節省了中間的許多步驟,節約了最寶貴的一段時間。家屬同意手術,是醫院手術的重要規定,現在社會上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為了保證醫生的合法權益,在進行手術前都需要家屬簽字同意。心肌梗死手術風險較大,費用高,更是需要家屬同意,醫院才會進行手術。然而有些時候病人病情嚴重,需要馬上手術,但家屬并不在身邊,對于這種情況,本著醫院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原則,人民醫院制定了相應的制度,在經過特定程序后,醫院也會給病人先做手術,以挽救病人生命安全為主。
熬夜、勞累、吸煙是引發心肌梗死的主因
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以老年人為主,然而現代社會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年輕患者快速增多,還發生年輕人因心肌梗死猝死的事件。前段時間,董揚收到一個病人小張,小張今年28歲,是一個網吧老板,熬夜是家常便飯,還有抽煙的習慣。小張剛過來就醫時,主要是胸痛。心肌梗死的常見癥狀表現就是胸痛,而且是不見好轉的、持續性胸痛。
董揚說:“老年人有心絞痛的,我們都會跟他們說,發生這樣的情況,第一要坐下來休息,含服硝酸甘油,5分鐘還沒緩解,再含服一次。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就要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者請家屬送醫。”如果胸痛超過20分鐘,就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小張到了急診室后,醫生首先給他做了心電圖檢查和血液檢查,發現正是心肌梗死,于是馬上手術。心肌梗死一般采用心肌再灌注治療,這里面包含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簡單的藥物溶栓,利用藥物爭取將冠脈血栓進行溶解,達到疏通血管的目的。另一種是微創介入手術,采用手術方法打通血栓。董揚說:“有條件的情況下,采用微創介入手術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好。藥物溶栓治療后,可能會出現胃出血、腦出血等并發癥,而且無法立刻知道治療效果,還需要進行冠脈造影等措施。在一些沒有手術條件的醫院,如果需要轉院的,中間時長超過2個小時,則需要先進行藥物溶栓。”
董揚說,心肌梗死屬于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血栓有穩定型和不穩定型。與老年人不同的是,年輕人大都是不穩定型。年輕人的發病癥狀比老年人更加明顯,主要是胸痛。
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是老年人,而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年輕人,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這類年輕人同樣也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員。對于年輕人,要避免發生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改善生活方式是第一位,戒煙是肯定的,吸煙對心血管影響非常大;生活要有規律,避免熬夜;規避一些劇烈運動,放松心態。還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進行危險因素的控制。”董揚說,“飲食上也要清淡,多食用低脂、低糖、低熱量、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食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