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經濟萎靡不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保穩促調任務艱巨。針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經濟大環境,婺城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了“三百”競賽活動,決定集中100天時間,精心策劃載體,倒排時間進度,齊心協力促項目優服務,全力以赴破難題,力爭實現“全年紅”,為“十三五”發展起好步開好局。
一分部署,九分行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區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深入各自聯系項目一線調研指導、督促檢查,送政策、送服務,對“三百”攻堅項目難題認真研究對策,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的建設進度等情況,并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各鄉鎮街道各部門以釘釘子的精神對任務進行細化分解,鼓足干勁,真抓實干。同時還在項目審批、要素供給、進場施工等環節提前介入,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全面提速各項重點項目建設。一個多月以來,將軍路拓寬改造、電大街拆遷工程、西郊社區違建整治、蔣堂移民新村建設等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和重點項目得到有效破解與推進,“三百”活動激戰正酣。
昨日,區新聞傳媒中心全媒體記者分三路,分別深入將軍路拓寬改造、電大街拆遷工程、蔣堂移民新村建設項目現場,實地采訪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記錄下“三百”競賽活動進展的一幕幕……
第1路
和風細雨服務暴風驟雨推進
將軍路拓寬拓出新速度
“居民都非常支持將軍路拓寬改造,我們只用了一周時間,基本完成了前期入戶調查、入戶評估等工作,征遷工作順利平穩,進度很快。”昨日,在城東街道將軍路拆遷改造現場,當記者提起項目進度,該項目指揮部工作人員陳建新一臉喜悅。在此前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經過指揮部和城東街道廣大黨員干部連續攻堅克難,合力推進拓寬改造工程,目前被征遷房屋已基本騰空。目前,房屋拆除工作已全面展開。
將軍路是江北老城區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東邊與東市街相連,西至后街。整條道路呈沙漏型,兩邊寬,中間窄,導致部分路段兩輛汽車交會都有些困難。前不久,人民東路與環城北路的貫通,東市街拓寬,將軍路的車流也增加了幾倍,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就更顯得擁擠。特別是酒坊巷與城東街道衛生院路段,在上下班高峰期,經常發生交通擁堵。一直以來,居民要求道路拓寬改造的呼聲很強烈。但由于改造需要拆除將軍路北側建筑5000余平方米,涉及拆遷工作對象就有37戶。要拆掉如此大體量的民房,一時難度很大,因此這個難題不得不擱置下來。
難題終于在今年9月迎來轉機。為打通東市街交通瓶頸,婺城區結合“三百”競賽活動,進一步加大對將軍路拓寬改造工程的攻堅力度,以切實解決該區塊歷史遺留問題。拓寬工程啟動后,我區迅速集中街道及相關部門力量,成立了將軍路拓寬工程指揮部,下設3個工作組,夜以繼日開展工作。為了讓被征遷戶盡快簽約騰空,區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指揮,一線發現問題,一線解決難題。與此同時,城東街道、杭長指揮部及八詠樓社區干部走街串巷,日夜上門做居民思想工作,動員被征遷戶簽約騰空。
在將軍路住了幾十年的戴阿姨是這次拓寬改造的被征遷戶,得知要征遷改造后,她一家人都非常支持這項民生工程。但戴阿姨平時都是以店為家,征遷后,住房就成了問題。工作組人員了解到她的實際困難后,于是幫她申請廉租房。“能夠幫到征遷戶,那一定要幫忙,我們也要換位思考,替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工作組人員如是說。
征遷工作的快速推進,見證了居民對將軍路拓寬工程的支持,更與指揮部工作人員的辛苦努力分不開。陳建新說,“項目啟動后的第二天,工作組人員對所有37戶涉及對象完成入戶調查工作,第三天完成100%入戶評估工作,到了第七天,已經基本完成了簽約,并且安全騰空了4戶。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大家乘熱打鐵,一舉帶動了37戶全部簽約騰空。”
像陳建新一樣,全體工作組人員白天到居民家做工作,晚上集體加班加點開展簽約工作,商討下一步工作方案,常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以后才能回家。正是全體工作人員發揚下沿區塊征遷工作精神,以“和風細雨”加“狂風暴雨”的工作作風,在真情服務居民的前提下,倒排時間節點,咬定目標攻堅,創出了征遷“新速度”。
(見習記者陳誼)
第2路
倒排時間施工齊心協力破難
蔣堂移民新村追趕新進度
連日來,在蔣堂移民新村項目建設工地,施工人員風雨無阻,加班加點搶進度、趕工期,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蔣堂移民新村項目是今年婺城區政府“十項惠民實事”之一,也是我區“三百”競賽活動重點推進的民生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建設,首期21幢10萬平方米安置房自去年3月開工以來,經過建設者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成建設。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雨污管道、自來水管網、小區圍墻等附屬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施工人員開動挖掘機、鏟車等機械設備,有的挖溝掘土,有的平整地塊,有的安裝管道——大家各司其職,熱火朝天推進各個項目,施工進度明顯加快。
“前段時間下了幾場雨,由于工地地勢較低,到處都是積水,不要說施工機械了,人走進就要陷進去,根本無法施工。”提起建設進展情況,工地負責人王經理大倒苦水:連續陰雨天氣造成工地異常泥濘,導致項目建設進展緩慢。譬如管道施工,剛挖好深溝準備第二天埋設管網,沒想到一場大雨,浸泡后里面全部是爛泥漿,施工方只能把泥漿清理后,重新再挖深溝,費時費力不說,還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好在區農辦、蔣堂鎮等部門單位,為項目推進出謀劃策,及時調整施工安排,采取各種措施趕工期。
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方也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增派施工人員,集中施工力量,加班加點施工,努力把損失的工期搶回來。隨著這段時間天氣好轉,施工方組織人員集中精力攻堅推進,雨污管道、自來水管網、小區圍墻等附屬設施有望在月底前完工。相關部門也是對項目特事特辦、一路綠燈,全力支持配合項目建設。
如今,站在蔣堂鎮下尹村新白湯下公路向北望去,只見一幢幢新房外形時尚大氣、錯落有致,格外有“顏值”。雖然沒有全面竣工交付,但移民新村已經初見雛形。該項目完工后,可安置536戶1300余人。按照移民搬遷安置部署,屆時沙金蘭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范圍內村莊、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村莊和集體經濟薄弱村的群眾可分期分批搬遷該移民新村。
項目負責人王經理說,接下來,我們將按照區委領導的指示、精心施工、倒排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并與相關部門單位做好溝通銜接,確保綠化、道路、電力、通訊、燃氣等管道的安裝建設及時跟進,力爭早日竣工交房,讓山區移民早日搬遷早日住上新房。(記者傅偉炎)
第3路
主動服務群眾合力攻堅難題
電大街改造折射征遷新溫度
雖然是周末,盡管天氣已有些許寒意,但記者昨天在電大街改建工程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卻放棄周末休假在這里趕工作業。工地上人頭攢動,顯得格外繁忙。
電大街改建工程是“三百”重點攻堅項目,起點為李漁路,終點至人民東路,全長2203.36米,道路紅線寬度40米,雙向六車道。其中,跨義烏江大橋橋梁全長266.56米,寬34.5米,分主橋和引橋兩部分。目前,跨義烏江大橋于9月基本完成主體建設。
當然,為了順利推進工程項目,還必須拆除涉及國有土地50戶私房、集體土地7戶私房及征收范圍內的12家企事業單位,共計征收面積約2.1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市區交通路網,緩解宏濟橋、通濟橋等橋梁交通壓力,加快多湖區塊的開發建設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電大街改建工程進入評估調查以來,區杭長客專指揮部工作人員每天加班加點奮戰在征遷一線,他們深入戶主家中開展宣傳動員,爭取戶主的配合支持,全力做好調查評估征遷工作。與此同時,工作人員秉著“依法征遷熱情服務”的理念,耐心細致服務居民,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居民的配合支持。
說起征遷工作人員,征遷戶項某贊不絕口,并對工作人員幫忙解決難題表示感謝。在得知電大街改造后,項某就表示支持政府重點工作,并著手尋找房源。為此,工作人員還帶領項某,在看了多處房子后,他決定購買步陽華府的樓盤,但是購房券卻不適用于該房產公司。得知該征遷戶的難題后,工作人員通過與市相關部門單位多次協商,終于解決了這個難題。
在征遷工作中,當群眾遇到難題,工作人員總是以耐心服務贏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大豐塑料有部分廠區在征遷范圍內,需要拆除其部分廠區。但因企業在銀行有貸款,拆除廠區后重新辦理房產證和簽約都需要有房產證原件。工作人員多次與銀行協商,取得銀行信任,拿回房產證重新辦理新證。目前,大豐塑料需要拆遷的廠區已經完成了騰空,下一步,工作人員將組織統一拆除。
區杭長客專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工作組各個成員的合力攻堅,截至目前,國有土地上50戶私房已全部簽約并騰空,涉及上浮橋地塊9戶已完成拆除;集體土地7戶目前已完成拆遷調查等前期工作;12家企事業單位中4家已完成簽約、騰空。下一步,區杭長客專指揮部工作人員將全面完成集體土地7戶的簽約、騰空和拆除工作。涉及企事業單位需市級層面和相關單位明確、配合的,繼續加大跟進力度,力爭盡早完成剩余8家單位的征收工作,以確保整個電大街改建房屋征收工作順利實施,實現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
(記者施俊通訊員鄭品佳)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