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蔬菜終究還是靠天吃飯,有時候我們家種出來的蔬菜產量不好、供不應求,客人責怪我們供貨不及時、貨量不夠,別人家種同樣的蔬菜卻沒有銷路,賣得不好還要虧損,這種情況下我感覺到資源整合還需要一個更大的平臺。有了‘農合聯’,以后再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再是單兵作戰了,不僅能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我們單個合作社的抗壓能力也能進一步提升。”說到對“農合聯”的組建有什么看法,盛福建表達了他的期待。
盛福建是婺城區長山鄉人,從1993年種植蔬菜開始,至今已有23年的時間了,他的“盛珂家庭農場”在長山鄉和婺城區“農合聯”成立大會上分別被選為會員和監事,還將作為區級代表參加金華市“農合聯”會員的選舉。
據了解,“農合聯”全稱“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它的組建其實是涉農組織的一次結構升級。如果說合作社是讓農戶與農戶之間聯合起來,那么“農合聯”則是把各個合作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涉農企事業單位聯合了起來,在互聯互通、互惠互利的過程中形成“1+1>2”的效應。在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中,面對生產上的技術困惑,供銷上的渠道困乏,信用上的借貸難題,這些單個農民、單個合作社很難解決的問題,恰恰就是“農合聯”精準發力的領域,所以“農合聯”是問題導向催生的,更是農民和合作社自發需求產生的。
“農合聯”的組建是“三位一體”改革的核心內容,“三位一體”是指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為農服務組織聯合起來,建立具有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服務功能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進而推動各類主體之間加強合作、聯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的一項改革工作。其中還包括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推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拓展服務功能和農民合作經濟發展壯大,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區供銷社“農合聯”籌備小組成員柳軍說,“三位一體”改革是進一步鞏固“三農”改革成果的重要舉措,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涉農企業等均將成為這次改革的受益者。目前全區共有農民合作社891家,家庭農場266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7家,區供銷部門所屬農資經營網點37家、基層供銷社3家,成泰銀行營業網點14家。截至11月14日,婺城區鄉鎮級和區級“農合聯”已先后組織組建完成,已吸納農合聯會員525個,其中單位會員413個,個人會員112名。區農合聯總計選舉理事33名,監事9名,參加市級“農合聯”選舉代表8名。
據悉,結合婺城農業發展規劃,區級“三位一體”改革將著重培育壯大以“三花”(茶花、桂花、杜鵑花)為主導的花卉苗木產業、以名優茶為主導的茶產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導的糧食產業等,引導農民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壯大生產規模,增加加工投入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提升打造“中國苗木之鄉”、“中國茶花之鄉”、“中國桂花之鄉”提供優質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