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群溫暖的志愿者
近些年來,每年深秋,“彩虹公益”志愿者都會組織一場“暖冬”行動。去年,一批暖冬物資承載著金華市民誠摯的愛心和問候送往西藏,帶給那里的人們以切膚的溫暖。與此同時,另一批暖冬物資被送到了新疆、河南、貴州等省的貧困地區。
20多年前,一位貴州姑娘嫁入婺城區安地鎮某村,成為一名金華媳婦。然而,夫妻感情不和、婆媳關系緊張、長期經濟負重、獨子病魔纏身……直至20年后的一天,獨子病逝,她中年喪子,成了一名失獨媽媽。然而,雪上加霜,孩子離去,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隨即破裂。她尋思著后路:凈身歸故里吧,可故鄉已別20載,縱是回去了,那還是故鄉嗎?她又將面對如何異樣的眼光?抑或削發出家,可娘家人會如何想呢?她終日以淚洗面、積郁成疾,想到了自殺。
就在萬念俱灰之時,“彩虹公益”的志愿者來到了她的身邊,在傾聽她的故事后,給她做心理疏導,配合物理按摩,叫上她一起參與社會服務志愿者活動,與社會交往,和生活對話,體悟人世間平凡的溫暖……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陽光的四川女孩,她失獨,她是遺孤,兩人情同母女,組建了新的家庭,彼此擁抱取暖,并努力溫暖他人。
做一群專業的志愿者
“社會需要志愿者服務。志愿者的專業能力可以更好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彩虹公益”負責人丁建軍說。做一群專業的志愿者,以己之長,讓痛苦中的人們重獲生命力量,這已然成為“彩虹公益”的服務信仰。
“太好了!我都13年沒有下樓了!我87歲,居然還能自己重新拄著拐杖,自己走路!謝謝你啊!”前不久,抗戰老兵王青海拉著丁建軍的手,激動不已。這個為了新中國征戰沙場,作為陳毅警衛員跨黃河、過長江的老戰士,這一刻蹣跚下樓,竟歡喜如孩童。多少年了,因病臥床的他只能在陽臺看那一線天色。
兩年前,丁建軍從志愿者處了解到王青海的身體狀況,便主動上門做志愿者服務,幫助老人做肢體康復,每月一次,堅持不懈。很快,兩年過去了,這個承載著新中國驕傲的老人,他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刻,我自己心里也很激動,用自己的雙手,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件十分幸運和幸福的事情。”原來,丁建軍曾利用業余時間,修習中醫理療,考取了高級按摩師資質。
做一群受人尊敬的志愿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相似的幫扶思路變革發生在“彩虹公益”。
今年,“彩虹公益”經婺城區民政局批準注冊成為民辦非公社會組織,由幾位發起人自籌資金3萬元,成立理事會,開啟“注冊志愿者”管理模式,配套劃分活動組織、執行、財務管理等相關職能,以更規范化的志愿者活動管理方式,繼續著溫暖行動,傳承正能量。
“彩虹公益”立足社區服務、敬老院服務等專業化發展方向,由發起人之一的丁建軍組織授課,培訓技術成熟的志愿者按摩師30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人生受挫,在“彩虹公益”志愿者幫助下,走出人生低谷后,加入“彩虹公益”,走遍金華的敬老院,走進各個社區,服務更多處于人生困境中的人們。“這里面就有那位失獨媽媽的干女兒。”丁建軍介紹。據悉,這個女孩16歲即外出打工,一直未能學習一項有優勢的專業技能。如今,她學會了理療,自己開起了理療店,與干媽一同生活。
據了解,“彩虹公益”已聯合金華雷鋒文化館、浙江山山家食品烘焙有限公司、工商銀行金華分行及金師附小、金華市環城小學等名校,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辦了三期“雷鋒托管班”,幫扶這些孩子補習課業。
在“彩虹公益”接管的金華殘疾人愛心坊,30多名殘疾人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開始從事來料加工等操作較簡單的工作,自食其力,起航新人生。“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社會的弱勢群體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也讓志愿者成為一個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愛心群體。”丁建軍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