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路兩側”掀起新高潮
11月27日是周日,一大早,白龍橋鎮黨員干部們便忙碌了起來。新昌橋頭、古方橋頭、賓虹西路白龍橋段,都能看見大家忙碌的身影。鎮全體黨員干部利用周末時間,分成各個小組,分別對全鎮范圍內的公路、鐵路、高速公路沿線狠抓臟亂差治理,實現“兩路兩側”的綠化、潔化、美化,穩步推進白龍橋鎮“兩路兩側”整治行動。
在古方一村的橋頭,隨著陽光的出現,村民們紛紛在周末時間出門“溜達”,卻驚喜地發現鎮里的黨員干部正在幫村里“干活”呢。據介紹,原本古方橋頭的一角雜草叢生,給來往車輛留下了臟亂差的印象,借著“兩路兩側”環境整治的契機,村兩委將古方橋頭的雜草進行拔除,但“光禿禿”的,還是影響了路面“顏值”。
趁著周末,由鎮領導班子帶隊牽頭,鎮黨員干部和村兩委等20余人,對古方橋頭路面進行整治,為其鋪上瀝青,看上去路面干凈整潔了許多。這還只是“兩路兩側”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
就在前一天的下雨天,鎮相關黨員干部就對賓虹西路白龍橋段冒雨開展路面景觀工程改造。原本路邊的小山坡“寸草不生”,不僅不美觀,下雨天還總是泥水橫流,影響環境。利用周六時間,工作人員兵分兩路,一邊對路面進行平整,一邊穿著雨衣冒雨給山坡“穿上衣服”,給賓虹西路舊貌換上了新顏。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行動,虹戴公路兩側刺眼的“赤膊房”、“藍色屋面”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白墻黛瓦下青翠的綠化帶。這幾天,墻面又有了新變化。據臨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段時間,虹戴公路邊清一色淡黃的墻體上還多了“金華農業”的幾個字樣,顯得干凈整潔。
路邊風景帶靚起來了,離不開黨員干部在整治第一線的奮戰。在“兩路兩側”整治行動中,白龍橋鎮不忘發揮黨員引領黨員帶頭作用,號召黨員用行動踐行“兩學一做”,在群眾中產生“放大”效應,集中全鎮力量和資源,再抓落實、強化攻堅,在全鎮范圍內又一次掀起整治熱潮。
村民為新變化點贊
“以前房子前面堆了許多雜物,看上去比較亂,現在弄‘四治兩化’,果然比以前整潔了許多,自家還種著許多村兩委發的花草種子,等到了春天開花了肯定更漂亮了!闭f起今年村莊的變化,白龍橋鎮古城范村的一個大媽直呼變得更美麗了。大媽不知道的是,自己用親身經歷在不經意間給“四治兩化”行動點了個贊。
古城范村位于白龍橋鎮臨江管理處,老百姓對美化村莊的意識還不夠強,往常走進村里,總能看見村莊道路被村民占用,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自開展“四治兩化”整治以來,古城范村支書范貞賢和村兩委干部積極發動,多次召開黨員大會,發揮黨員能動性,向群眾講解整治工作的目的、意義、內容,帶領村民投入到“四治兩化”行動中。
“剛開始村民們的想法就是,放東西只是用自己的位置,沒礙著別人就沒事,村兩委都是挨家挨戶向其說明!甭摯甯刹苦嵶暇旮嬖V記者,村里有一位老人,因為子女不在村中居住,對于“四治兩化”行動有心無力。在了解情況后,村兩委便帶著工具到了他家。原本放著大缸、磚塊、柴火的房前,在經過一個早上的集中整治后變了個樣。
在古城范村口,能看見地里種著許多苗木和盆栽,許多村民以種植苗木為主要收入來源。范貞賢覺得,種植綠化是改善農村生態的有力抓手,在“四治兩化”工作中,古城范村要結合自身實際,把增加綠化作為一項重點。因此,他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在村民房前屋后清理掉的區域,種植綠化。
如今,走在古城范村的道路兩旁,能看見幾個彩色的輪胎里面種著各種植物,房子的側面墻壁上也掛著幾盆小花,就連平時廢棄的水管都改造成了多肉植物的“棲息地”。鄭紫娟告訴記者,這都是村民們自己的手工作品,既保護環境,又為村貌增色許多。隨著“四治兩化”行動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村民們都為村莊的美麗獻上了自己的一份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