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陳希福——乾西鄉黃橋頭村吳店自然村庭院外觀美麗大氣、整齊有序,院內種植多種花草樹木及盆栽盆景,綠樹成蔭,且養護良好,院內設計精致、美觀,小橋流水,生動別致。
第二站方艷——竹馬鄉方下店村精致的葡萄架,圓桌和幾張石凳,這里便是茶余飯后聊天的好去處。院內各式花草爭奇斗艷。走進屋內,中西結合的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家具擺放錯落有序、窗明幾凈。
第三站姜飛燕——雅畈鎮芳田村姜飛燕愛好插花,小小的庭院干凈整潔,花壇里綻放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廢棄的可樂瓶在她手里就是一個漂亮的花瓶,既省錢又環保又好看,一舉三得。
第四站陳樟森——安地鎮巖頭村遠遠望去,枝條爬滿了墻頭,這個有些年頭的老房子就是年逾八旬的陳樟森、杜金芝夫妻所居住的。小院里,擺放著精心修剪的羅漢松盆景,另一邊的水池,幾條鯉魚歡快的游動,石頭架上還栽種著不少中草藥。
第五站朱振忠——白龍橋鎮蘆頭村朱振忠家的庭院,栽種了鐵樹、羅漢松、桂花、紅葉石楠、石榴、板栗等十數種花木。院子中的觀景池上“臥”著幾片荷葉,為院子增色不少。
第六站盛志洪——瑯琊鎮東畈村假山、噴泉……院內的各種擺件綠化布局都是盛志洪自己設計的。庭院內物品堆放整齊,零星的小花點綴著庭院,整個庭院生機盎然。
第七站盛春和——蔣堂鎮寺前村步入庭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結滿果實的柿子樹,還有各式的花花草草,堆放的整整齊齊的物品,擺放在各式盆景中的搖椅,面前一汪碧池,幾尾紅鯉魚正在愜意地游著。
第八站張開建——長山鄉東屏村有山有水有樹,走進張開建家的小庭院,宛若走進了一座小公園。大大小小不同的石頭堆砌成的圍欄,初冬時節,黃了一樹的銀杏葉,詩一般的庭院。
第九站鄭國慶——沙畈鄉周村精致的木門,修繕一新的圍墻,老房子,在經過鄭國慶精心設計改造后,煥發出了新的風采,充滿了幽靜的古典氣息。
第十站潘連軍——塔石鄉上塔石村潘連軍院子外飾古樸,富有鄉村氣息,庭院綠化大量使用了豬槽、水缸等原生態的瓶器。圍墻和花壇用鵝卵石鋪就,幾個彩色瓶罐鑲嵌其中,又增添了一絲現代氣息。
第十一站盛紅波——莘畈鄉大立元村養殖場的完美轉身。石板鋪徑,滿園青草,芭蕉、月季等花木點綴其中;用石頭壘砌水池,引山上活水入池,保證了水池內的水干凈整潔;以茅草蓋頂的亭子,以樹樁為凳,充滿了鄉村野趣。
第十二站彭壽廣——城東街道八詠樓白墻黑瓦,樓道里充盈著的綠意。彭壽廣與鄰里分享栽種花草的經驗。如今,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放了桂花、牡丹、茶花、松柏等盆景綠植。整個樓院里歡聲笑語,鄰里相處融洽。
第十三站丁德鴻——城西街道時代花園露臺上,假山、噴泉、綠植、花草、游魚、飛鳥……好一個鳥語花香的空中花園。坐在小院一角,品一杯香茗,享受片刻的閑暇。
第十四站孫曉明——城中街道明月苑郁郁蔥蔥的樹木,錯落有致的盆景,環境干凈整潔,設計精巧優美,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十五站潘鋼——城北街道軍民社區滿院子高低錯落的綠植,小橋流水、圓桌竹椅,用鵝卵石鋪就的道路別有風味。空閑時,約上三五好友,喝茶賞風景,好一份愜意。
第十六站余永新——新獅街道沙溪村漂亮的小洋房,整潔的庭院,明凈的窗戶……處處彰顯著家中主人的勤勞。通過他的精心設計和細心勞作,廳臺樓閣配上美麗的花草,整個庭院看上去儼然就是一個小花園。
婺城區婦女聯合會
婺城區農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