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章旭東,是白龍橋鎮黃碧塘村支部書記。多年來,他扎根基層一線,為新農村建設傾盡全力,以身作則詮釋了一個“黨員”應有的形象。
黃碧塘村是個只有490多人的小村子,曾經大部分村民以務農為生,村集體經濟薄弱,新農村建設相對滯后,黨員隊伍更是不到10人,且以老年人居多,章旭東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
“父親思想覺悟高,年紀很大還申請入黨,我也是受父親影響成為了黨員!蹦贻p時,章旭東在外開出租車,經濟收入不錯。入黨后,眼見家鄉發展緩慢,黨員人數青黃不接,帶著一股強烈的責任感,章旭東毅然放棄了“高薪”,加入村兩委搞農村建設,后來還當上了村支書。
說干就干,干就干好,是章旭東簡樸的工作作風。上任后,他堅持一身正氣做表率,與村兩委一起大力推進污水管網鋪設、電網改造和農房改造等工程。“五水共治”期間,他又主動帶領黨員整治流經黃碧塘村的漪溪,讓村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變清澈。
黃碧塘村的中心,很多老房、危房已無人居住,空心村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嚴重制約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村里反復醞釀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充分聽取村民代表的意見后,出臺《黃碧塘村舊村改造、宅基地管理實施意見》,并為村民爭取了50多畝的新村地塊,正式開啟了新村建造計劃。
雖然是件好事,但村里需拆房面積在5500多平方米,多少會影響部分村民的利益。為此,章旭東又和村兩委干部積極上門解釋,做政策宣傳,贏得了村民的理解。
章旭東說:“農村工作沒有秘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走、多說。作為基層黨組織要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作為動力。”
這次是章旭東第一次參加黨代會。他希望,能利用好自己黨代表的身份,為黃碧塘村謀福利,將它建成有山有水的“美麗鄉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