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婺城區組織部了解到,1月14日在江北銀泰城舉行的“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吆喝新農村”活動中,村官吆喝大有成果,一日之內,幾元十幾元一斤的婺城農產品銷售額達到了近萬元。
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都吆喝了些啥?活動當天一大早,塔石鄉嶺邊村“第一書記”鄭俊杰就在微信朋友圈吆喝開了:“美女陣容,綠色嶺邊梯田米,農家土法釀造獼猴桃酒,各種吐血價、跳樓價大甩賣……”熟悉婺城的金華市民都知道,嶺邊梯田米產自婺城南部深山區,那里海拔500米,常年云霧繚繞,空氣質量良好,終年接受Ⅰ類飲用水灌溉,更有世代稻農精耕細作,稻魚共生,生態種養,好山、好水、好稻農,方得梯田好米。由此,嶺邊梯田米備受追捧,不到下午三點,梯田米就剩下了最后兩袋。
鄭俊杰介紹,他剛到嶺邊村擔任第一書記,就開始了解村里的情況,發現村里的農特產品完全符合綠色有機標準,村里有千畝山茶林、百畝苦櫧林、千畝竹林,出產高山水稻、紅心薯干、山茶油、野生藤梨酒、香榧、茶葉等農特產品。由于交通限制,這些優質農產品很難出現在金華市民的消費圈。
由此,鄭俊杰圍繞村三年發展規劃,抓村兩委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凝聚合力、注冊股份制公司,理順村企主體關系,多方協調爭取項目資金,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嚴把質量關口,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按暨軍民市長提出的“最優生態、最美梯田、高端民宿”要求加快落實。
農特產品趕集,自然少不了紅心番薯干。據悉,這老少皆愛的美食得用高山番薯手工烘制,采甜度達到最高狀態的番薯,只留中間紅心部分,按照傳統工藝,用竹簍裝好,下置炭火,烘干至糖分外溢,晶瑩剔透,才能口感香軟又有韌性,回味綿長。
人人都夸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這不,竹馬鄉里梅村的村支書助理章煜、東宅村的村支書助理吳莉婭一早就吆喝上了——因為竹馬茶花也姹紫嫣紅地來趕集啦!竹馬鄉是“中國茶花之鄉”,全鄉共有茶花種植面積6000余畝,品種近1000種,占全市茶花種植面積的1/2。該鄉99%左右的鄉民種花,當地百姓有順口溜稱,“一棵茶花一擔谷,一畝茶花一幢樓”。兩位村官告訴記者,他們幫鄉民們吆喝的,就是當地擁有“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的“竹馬牌”茶花,是竹馬鄉內有口皆碑的高品質茶花。美美的茶花仙子,只要20~30元一盆,真是紅火靚麗又經濟實惠。
此外,農家腌菜、千層糕、麥芽糖等農特產品也紛紛承載著婺城山鄉里的濃濃年味,鉆進了金華市民的年貨購物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