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上八點半,在金華市區長山路181號金華市人力資源市場(原勞動力市場),離2017年婺城新春人力資源招聘大會開幕還有半小時,現場已滿是尋尋覓覓的面孔。
本次招聘會由婺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金華日報全媒體中心聯合主辦,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協辦,婺城區就業管理服務處、婺城區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承辦,為期兩天。現場共有100多家企業為求職者提供5000多個就業崗位。婺城區有關部門還在現場安排咨詢臺,開展社保政策、就業創業和農民工維權等政策咨詢服務。
在這場招聘會中,勞資雙方將通過又一次“雙選”,建立更匹配的合作關系。在過去一年中,婺城區堅持“就業惠民、創業富民、服務為民”的指導思想,以“精準發力補短板、拉高標桿惠民生”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早規劃,抓服務,重落實,聯合各鄉鎮(街道)及社會各界,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全面推進農村基層平臺建設,護航婺城和諧發展。
據悉,去年,婺城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848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2070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87%,遠低于4%控制紅線。此外,婺城區完成農村電商培訓1655人,扶持農村電商創業人數183人,帶動就業1350人,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新春開門“紅”,普工薪資提升10%
一早,來自塔石鄉的方先生就頂著風雨,來到了招聘會現場。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39歲,曾在紡織廠從事一線工作5年,去年,因家中需要,他回鄉務農,然而,4畝良田精耕細作,得來的收成依舊不夠家庭開支,前幾日從鄉里得知招聘會的消息,他決定下山碰碰運氣,自己沒什么技術專長,但吃苦耐勞,希望能謀個好差事。
塔石鄉政府工作人員盛莉莉介紹,塔石鄉地處偏遠山區,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高效益產業待培育,人民生活水平不高,鄉里的中青年普遍下山務工,然而,鄉民下山生活成本較高,存在較大壓力。去年,盛莉莉接到婺城區將舉辦新春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的信息,立即聯系各村支書,發布公告,為鄉民求職做好對接,并與兩位同事一道帶隊下山,到招聘會現場,由衷希望山民們都能找到一份讓家庭奔小康的好工作。
婺城區紅牌包裝有限公司招聘工作負責人諸葛女士介紹,今年,公司普工月薪基本維持在3000元到3500元左右,相較去年約提升10%,相關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然而,經過前幾年“用工荒”的沖擊,企業不斷提升機械自動化水平,“機器換人”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一線操作工人需求有所下降,智能化機械操作人員需求有所提升,企業用工基本依賴工廠所在地鄉鎮勞動力。
從總體上看,前來應聘的求職者大多來自市本級及婺城區各鄉鎮(街道),外來務工人數較往年有所減少。婺城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中西部經濟的發展,當地不少務工人員春節后就留在家鄉,沒有再回到金華。同時,義烏等周邊縣市用工需求增多、待遇提升,也使得婺城區用工缺口一時難以填滿。這名負責人還透露,新年企業用工難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熟練技工、家政服務等行業存在較大用工缺口。從企業用工信息來看,各企業用工環境、福利待遇都有了明顯提升,部分企業為吸引求職者,不僅開出高薪,還承諾五險一金、電話補貼、獎金提成等多項福利。
據了解,從1月20日開始,主辦方就在金華火車站(南、北廣場)、汽車西站設置了大型企業招聘信息宣傳欄,并制作了婺城企業用工手冊,在春運期間向過往外來務工人員發布企業用工信息。
服務平臺“穩”,基層體系完善化
招聘會現場,亦有若干60周歲以上的求職者,希望發揮余熱;不乏初次外出打工的人員;更有因結構性摩擦可能出現短期失業的人員。婺城區人力社保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針對這些人員,婺城區亦采取了相應的幫扶措施。
為統籌推進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化,婺城區全面做大做強基層服務平臺,堅持以基層平臺為依托,在鞏固過往基層服務平臺建設的成果上,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強化平臺的功能作用。婺城區進一步做好經費落實和人員配備,于去年下半年招聘錄用16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專職從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充實了基層就業服務隊伍。同時,核撥上一年度村級平臺經費106萬元,為基層平臺工作順利展開提供了經費保障。婺城區不斷健全考核機制,做好業務指導工作。在參照上一年村級平臺量化考核的基礎上,以示范點創建為推動力,積極做好業務指導和協調,明確村級平臺主體責任,通過檢查各類臺賬、報表來推動基層就業工作展開,充分發揮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婺城區全面落實創業政策,扎實開展精準就業幫扶,積極貫徹落實《關于印發金華市區支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將重點內容整理成冊,發放給企業主和創業者,并舉辦青年創業創新大賽,搭建青年創業平臺,培育青年創業主體,營造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的濃厚社會氛圍。同時,婺城區根據《關于推進低收入農戶就業幫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扎實開展就業幫扶工作,提前完成每戶幫扶對象至少1人實現就業的基本目標,共成功幫扶低收入農戶就業61人。此外,婺城區深入開展農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審核工作,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本地就業托底安置。
婺城區還依法做好失業保險和事務代理工作,全年共征繳失業保險基金850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79.31萬元,涉及職工637人次,發放一次性農民工補助53.68萬元,涉及人員163名;為155名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并發放退休證;為728名靈活就業人員代繳社會保險。
模式創新“牛”,招工渠道科學化
婺城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舉辦新春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是婺城區促進就業、緩解企業用工荒的一個重要傳統渠道,除此之外,婺城區積極創新,在拉動就業的渠道拓展上進行了大膽創新。
在當前“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婺城區堅持以農村電商為突破口,結合各類創業政策,積極推動全區創業創新新局面。重點項目“三分田”農村電商產業園已于2016年7月22日順利開園,為全區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契機,并將為今后婺城農村電商創業提供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指導等一系列服務。為做好農村電商培訓,婺城區還邀請省就業局組織部分專家學者來婺實地考察交流,并舉辦農村電商講座,推廣發展本土化農村電商經營模式。同時,婺城區積極扶持青創工場建設,建成包含金華電子商務創業園、浙中信息產業園新華園區、金華市三分田農村電商創業園以及金華CRC文化創意園在內的四家青創工場,可提供免費創業工位325個。
去年,婺城區成功培育“校企聯盟”創新模式。去年下半年,有關部門在走訪中獲悉,乾西鄉勞動密集型企業八達運動服飾有限公司存在較大用工缺口,特別是在11月后外貿訂單激增,企業用工難問題尤為突出。企業曾嘗試從偏遠地區招工,但因管理困難、人員流動性大等原因無法適應。有關工作人員積極聯系,幫助尋找合適勞動力,最終在金華實驗中學、乾西鄉政府等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促成實驗中學縫紉設計班的30多名學生前往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頂崗,不僅解決了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提高了學生的技能實踐水平,更大大增加了該批學生日后進企工作的可能性。
婺城區同步引導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為企業與學校牽線搭橋,積極引導企業與學校開展“冠名班”、 “教學工廠”、“生產實訓一體化教學車間”等工學一體化形式的人才培養長效合作機制,在師資、實訓基地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資源優勢互補,還開展企業人才自主評價體制創新、職工務崗培訓、三百服務等工作,在聯盟共同體中形成了濃厚的工作氛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