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藍圖繪就
這天上午,在雅畈鎮365便民服務中心門前鎮干部們正忙著將9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的展板搬至門外:“這里是集鎮的中心位置,來往的人也多,把展板放在這里,請大家展望一下小城鎮整治后的面貌,能起到宣傳發動的作用。之后我們還會多次移動這幾塊展板的展示位置,讓雅畈居民都能看到。”鎮干部邱惠華告訴記者。
路過的兒坑村村民潘桂群看到展板上精美的整治后效果圖,驚喜地問:“這是雅畈以后的樣子嗎?太好看了,比我去旅游的古鎮還漂亮!”作為兒坑村黨支部的預備黨員,潘桂群非常關心雅畈鎮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各項行動,住在雅畈集鎮的她不僅積極回兒坑村參加黨日活動提升村莊環境,還時常勸告親朋鄰居要維護集鎮面貌,“上次有親戚來我家吃飯,幾輛車七歪八扭停得堵住了路,我趕緊先帶他們把車停到停車場去,不然路口越停越堵,不僅影響別人出行,走的時候車也難開。”
潘桂群所說的車輛占道問題是雅畈集鎮的頑疾,在雅新中街綜合市場前更為嚴重,多年以來反復整治卻又難以根治。除了機動車以外,自行車、電動車也有亂停亂放現象,不僅有礙觀瞻,而且對原本就不寬的雅新中街來說更是增添了一重交通壓力。雅畈鎮黨委副書記邵澤洲介紹,自雅畈鎮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來,鎮黨委、政府把道路交通整治的力度再次提檔,多次聯合交通、路政、執法大隊對集鎮市場周邊的亂停亂放進行勸導,在嚴抓實管、雷厲風行的動作下,集鎮居民的環境意識也在逐漸提高,甚至主動幫助勸阻亂停放行為。
為了提高集鎮居民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參與度,鎮黨委、政府決定要把整體提檔的第一次方案實施在與雅新中街相鄰的下街。雅畈特地聘請富有經驗的工程師葉寶輝做整治的總體指導工作,他告訴記者,將下街作為整治的“樣板街”是一次試點,雅畈鎮黨委、政府能更好地從中吸取經驗。屆時集鎮居民看到了下街整治前后的變化,對整治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他們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支持度也將提高,下步整治雅新中街這個重點路段時也會更加順利。今后雅畈還將通過新聞媒體、宣傳車、橫幅等方式讓老百姓知曉雅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內容,取得老百姓的理解。
“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一期工程中,我們有四個重點工程項目,分別是下街改造、東陽街改造、環鎮南路改造以及垃圾中轉站改建,按照一次性規劃,分年實施的計劃,以2019年掃尾為目標倒排時間,現階段都已有序開展。”雅畈鎮黨委書記趙錫生說,“除了以項目推進拉開框架外,在大格局中,雅畈將按照規劃的目標定位,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主線,以明清古街古宅為展示平臺,依托雅畈歷史街區及地域特色豐厚的婺州窯、金華婺劇、金華斗牛、金華毛坦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結合歷史文脈傳承、民居農耕文化展示、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非遺古鎮、婺秀雅畈’。”
“婺秀雅畈”指日可待
走進雅畈集鎮,最繞不開的去處就是古街了。古街主體包括了雅畈一村、二村、三村的部分區域,在101幢傳統建筑中有明清建筑36處,處于上街、下街、后街、長街四條街中。現存重要歷史建筑與傳統民居均為白墻黛瓦,院落式庭院,集建筑、雕刻、繪畫于一體,典型地體現了浙中民居的獨特風格,是典型的婺派風格建筑。
在大批古民居,古祠堂中,“七家廳”、“將軍殿”、“葉氏宗祠”、“陪嫁井”等19處建筑,更是金相玉質、登堂入室、滿目鐘靈毓秀,無論是玲瓏剔透的牛腿,造型別致的斗拱,古色古香的門窗,還是別具匠心的梁棟,古畫壁,無不取精用弘,巧奪天工,堪稱藝術瑰寶,對填補中國民居建筑風格研究的空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古街當中最具“重量”的一處建筑七家廳建于明代早期,是金華地區現存最早的民居建筑之一,坐北朝南,由照壁、天井、前廳、后廳和廂房構成,呈方形布局,前后廳共七開間,兩側廂房也有七間,因此得名。這座具有5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整體布局基本完整,結構簡練,頗具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廳前的照壁歷經風雨仍然巍峨如新,更顯莊重氣度。七家廳在1997年就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更是升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雅畈之“雅”不僅有建筑的端莊大氣,更有工匠精神的細膩質樸。
在雅畈鎮的浙江省非遺文化民俗文化村漢灶村有一處婺州窯古窯址,漢灶的村名就由“漢代婺州古窯”而來,它見證了漢灶始建于西漢初年的2200多年的古老歷史。而有著“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的陳新華作為婺州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婺州窯傳承發展工作已有40余年,在繼承婺州窯傳統燒制技藝的基礎上,讓婺州窯重放光芒。如今婺州窯這缸醇香“老酒”即將有個“新瓶”,那就是即將開館的全新婺州窯陶瓷博物館。
走進建設中的博物館,工人們正一派繁忙景象。雅畈鎮漢灶村聯村干部鄭麗霞介紹,這個博物館占地約30畝,將設有挖掘品陳列區、新品陳列區、接待區、體驗區等多個功能區域,還會有專門的名家講堂,在專業的博物館設計包裝下,這里將成為漢灶乃至雅畈的新地標。“瓷樂聲音清磐韻,作坊技藝火傳青。”隨著現代人對古老技藝的興趣日漸濃厚,婺州窯也將在時代的新舞臺上全方位地展現自己的魅力。
作為浙江省文化廳和浙江省旅游局授牌認定的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非遺主題(實驗)小鎮,雅畈不僅有傳承千年的婺州窯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與金華火腿齊名的“金華斗牛”、“金華毛坦”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極具雅畈地域特色的疊饅頭、迎蠟燭、道情、婺劇、龍燈等傳統民俗與技藝,共同組成了雅畈豐厚的文化底蘊與地域特色。“非遺古鎮、婺秀雅畈”的形象口號完美詮釋了雅畈鎮打造宜居、宜文、宜業、宜游的“非遺”主題古鎮的整治決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