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箬陽鄉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取得較好成效。但是鄉政府所在地箬陽村,由于基礎設施落后、投入不足等原因,成為發展全域旅游和美麗經濟的短板。如何抓住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補足短板,打造“宜居宜游”美麗箬陽,是今年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
就如何打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戰役”,記者采訪了箬陽鄉黨委書記方建東。
方建東說,箬陽將充分依托生態優勢,大力挖掘特色資源,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的觀嵐陽光小鎮,以吸引八方游客和外來投資,做大生態旅游,做強美麗經濟,推動山區群眾脫貧。“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把握好四個關系。”他表示。
第一,注重把握好政府主導與群眾參與的關系。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鄉黨委政府要想方設法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來。為此,該鄉引導箬陽村相繼召開了全村黨員大會和戶主大會,全村35名黨員和215個農戶全部簽訂了支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承諾書。同時,建立“黨建+環境整治”工作機制,通過黨員分片包干、聯鄰幫戶等具體措施來落實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整治。
第二,注重把握好規定動作與自創招式的關系。一方面,相關責任人認真學習領會省里關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指導思想和核心要義,在規劃、建設、管理各個環節充分貫徹技術導則要求,做好規定動作,確保能夠通過驗收。另一方面,在具體項目的安排上,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比如把整治柴火亂堆亂放作為其中一個重點來抓,設計了十二生肖為主題的藝術柴堆。
第三,注重把握好建設與管理的關系。建設是基礎,長效管理是關鍵。硬件方面,所有項目設計都注重后期維護管理的便捷易行。比如在綠化方面就地取材,多選用紅豆杉等鄉土樹種進行綠化,不搞大草坪。軟件方面,通過簽訂房前屋后“三包”責任書、完善落實村規民約等舉措,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以提高村民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水平。
第四,注重把握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箬陽必須在今年年底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沒有超常規的速度很難完成這一重任。一方面,通過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同步穿插、并行推進項目建設,所有工作盡量往前趕,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治任務。另一方面,緊盯設計、施工各個環節,嚴管質量不放松。規劃設計階段,開展設計蹲點深化月活動,每個項目都充分討論、反復修改,以保證規劃設計質量。在項目建設階段,每個項目都嚴格落實業主方、施工方、監理方三級質量管理,確保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方建東表示,箬陽鄉黨委政府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建為引領,結合“五水共治”、“四治兩化”、治危拆違等重點工作,以鐵的擔當,全力以赴打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與此同時,箬陽鄉將以此次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以點帶面,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美麗箬陽,推動生態旅游全域發展、美麗經濟全面開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