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為補齊小城鎮發展短板,加快推進“兩美”浙江建設,浙江省吹響了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嘹亮號角。對此,婺城區搶抓機遇,在安地試點先行的基礎上,其他鄉鎮迅速跟進,明確了打造12個鄉(鎮)容整潔有序又不失文化風情的“特色小鎮”目標,并形成了夙興夜寐的干勁和“比學趕超”的氛圍。
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婺城的12個“特色小鎮”特色、亮點已現雛形。為此,連日來,本報派出各路記者前往各鄉鎮,通過鏡頭記錄、文字梳理,讓婺城百姓更直觀感受家鄉變化。
乾西鄉
1、乾西鄉長湖的杭長高鐵線以西已完成清淤工程。
2、自環城西路長湖路交叉口,到西二環北路長湖路口,乾西鄉以“喚醒河道生命力·構筑河岸綠色新生活”的理念,打造全長3.08公里的長湖景觀綠化提升工程,包括所在區域內路段交叉口、公園、長湖綠化帶和文化廣場的景觀提升。
3、加大集鎮所在村環境美化工作。如:湖頭村依托長湖、西湖,以及各自然村內池塘,建設了休閑廣場、公園和景觀帶,力求水景交融又注重傳承村莊歷史,特色鮮明;上陳社區以“四治兩化”為抓手,整治房前屋后亂堆放的同時,把曾經的衛生死角打造成綠化帶、花草小景觀,別具特色;上天師社區內池塘周邊花木扶疏,搭配新建的游步道,成了居民眼中的好風景。(記者蘇曉婕)
竹馬鄉
1、二環北路-金竹路上下匝道集鎮入口景觀提檔改造工程及金竹路與金千線之間的綠化提檔,文化長廊建設工程。目前設計已完成,整體的綠化提檔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2、竹馬集鎮主入口景觀工程(金竹路加油站旁)及竹馬集鎮次入口景觀工程(金九路與金竹路交叉口)。目前周邊空地的場地平整及草皮鋪設工作和文化墻繪制已完成。相關景觀打造正在施工。
3、臨時菜場提檔改造工程。目前周邊環境衛生已清理,頂棚完成加固。菜場長效管理機制已逐步建立,下一步將繼續按照菜場設計方案完成整體的提檔改造工程。
4、盤溪沿線綠道及景觀工程(一期)已完成設計,即將進場施工。金竹路沿街風貌提檔工程目前處于設計階段。
(記者朱慧敏)
雅畈鎮
1、雅畈將按照規劃的目標定位,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主線,以明清古街古宅為展示平臺,依托雅畈歷史街區及地域特色豐厚的婺州窯、金華婺劇、金華斗牛、金華毛坦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結合歷史文脈傳承、民居農耕文化展示、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非遺古鎮、婺秀雅畈”。
2、雅畈鎮將下街改造、東陽街改造、環鎮南路改造以及垃圾中轉站改建四個重點工程項目按照一次性規劃,分年實施的計劃,以2019年掃尾為目標倒排時間有序開展。并將9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展板定時移動展示,以此調動居民的參與積極性。
3、把整體提檔的第一次方案實施在與雅新中街相鄰的下街,把下街打造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樣板街”,為后續更好地整治雅新中街積累經驗。
4、多次開展車輛占道問題的整治,尤其針對雅新中街綜合市場前車輛亂停放問題,以“鐵軍”精神嚴抓實管。(記者施俊)
安地鎮
1、截至目前,安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已基本完成集鎮一期66棟房屋共114戶的征遷騰空及房屋拆除工作。
2、作為安地集鎮景觀節點之一,安地集鎮衛生院外立面改造從年后開工,歷時一個多月,目前已基本完成。
3、安地鎮牌樓處景觀節點已基本完成,除了在金安公路道路兩邊種植綠化外,牌樓處還搭建了用竹子做的亭子和安地景觀標牌,讓進入安地的客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安地的新變化。
4、金安公路生態景觀廊道優化工程北起安地牌樓,南至集鎮仙源橋,道路大致為南北走向,工程全長約2.9公里,目前已完成主體部分道路“白轉黑”。
5、梅溪流域綜合治理(干流部分)工程安地鎮段已正式開工建設,其中巖頭堰節點主體工程已經完成50%。
(記者江婉秋)
白龍橋鎮
1、目前,白龍橋鎮正全力投入白門線立面整治工作,統一白門線后童村到白龍橋村段沿街建筑色彩及材質,統一設置廣告位、店招、橫幅的尺寸及底色,更換老式卷閘門、防盜窗、遮陽棚,消除“赤膊墻”和“藍色屋頂”,建筑屋面平改坡,總改造面積約2萬平方米。
2、今年白龍橋已啟動老鎮區污水改造工程二期,涉及通江路753米、工業街725米。
3、下一步,白龍橋將積極與設計公司溝通,做好可行性研究報告,抓緊對集鎮入鎮口、金龍路立面、臨時停車場的規劃、設計,倒排時間,加快對已實施項目的建設,在5月底前開工一部分,6月底前爭取所有項目都動工。
(記者酈莎)
瑯琊鎮
1、瑯琊鎮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以小城鎮建設為創建“兩美鄉鎮”的抓手與平臺,助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治兩化”等重點工程開展。
2、該鎮于去年12月底著手開展以“白沙文化”為主題,以“夢幻白沙、水墨瑯琊”為主線的鄉鎮規劃編制,今年3月中旬通過專家評審會評審。
3、該鎮還設計完成了新華街改造工程的地勘、施工圖,入鎮口節點一、二景觀布置圖,并已啟動白沙溪沿江綠道一標項目施工,以此推進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4、1月底,拆除集鎮兩處超高違建物,拆除建筑面積近1000平方米;4月底,集中拆除集鎮危舊房,打響小城鎮綜合整治之危舊房拆除第一炮。
5、多舉措開展小廣告牌專項整治,現已基本實現鄉鎮街道“零廣告牌”,并納入常態化管理。(見習記者馬曉芬)
蔣堂鎮
1、截至目前,蔣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已完成白湯下道路兩側、集鎮區房屋門前鋼棚、亂堆亂放、水池等違建拆除工作。
2、蔣堂小城鎮規劃方案設計已經完成,目前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3、在集鎮環境綜合整治方面,蔣堂鎮已完成八一路、白湯下線、偉業路的電線亂拉亂接現象整治。
4、蔣堂集鎮八一路已完成道路勘探工作,白湯下線和偉業路道路勘探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記者江婉秋、通訊員張劍川)
長山鄉
1、目前,長山鄉已初步完成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在項目推進方面,環鄉路建設已完成測量、勘察定點等工作。強弱電項目中,強電公司已于4月6日開始對長山鄉集鎮區強電進行整合。另外,獨具特色的“古長線文化長廊”綠道項目已出效果圖。
3、近段時間,長山鄉持續開展“臟、亂、差”整治工作和河道清淤工作,集鎮范圍內的河道(桐溪、東干渠、青塘渠、石道溪)總計2600米,已完成清淤1000米。同時,該鄉積極發動21個行政村,與近期的村級組織換屆工作相結合,要求新當選支委干部點好“上任三把火”,將環境衛生、“四治兩化”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
(記者酈莎)
沙畈鄉
1、周村村集鎮菜場提檔改造工程。原來的占道經營等情況統一搬遷至菜場內,周邊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善。
2、白門線的提檔改造工程。目前白門線沿線的亂搭亂建雨棚已拆除12處,對涉及到的相關苗木、土地正在進行政策處理。
3、集鎮面貌整改工程。目前已經由區統一招投標,項目可行性報告已完成,現正處于立項報批階段。鄉政府對面的周村村綜合樓、糧站也在進行拆前騰空。
4、村容村貌治理。鄉、村兩級干部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對集鎮范圍內的衛生死角、小溝渠、沿路綠化帶進行大清理,已清理衛生死角21處,清理牛皮癬廣告30余處,整改金沙路、雙溪路、古門街三條村內主街道沿路亂堆亂放22處,拆除亂搭簡易大棚10余座。
(記者朱慧敏)
塔石鄉
1、截至目前,塔石鄉的特色建筑——上塔石村仿古公交站臺、下塔石村風雨廊橋建設及亮化、廊橋西南岸水車已經完成,成為該鄉的標志性建筑。
2、厚大溪沿溪(1000米)親水游步道、環山游步道、東嶺古道也已完成,成為游客及本地村民休閑、旅游、散步的好去處。
3、楓溪路沿溪兩側2公里路燈亮化、老鄉政府對面40×1.5米吊橋的完工,極大地方便了車輛過往、游客夜行。
4、塔石鄉還很注重對傳統婺派建筑的保留與修復,如文化站、祠堂等的保護修繕工作已全面完工。一大批傳統特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
5、上塔石村桃園橋至大坑橋段河道治理工程已經在施工進行中。(記者江婉秋、通訊員張漢鋒)
莘畈鄉
1、莘畈鄉按照“小城鎮、大戰略”和“山水莘畈,體旅之鄉”戰略發展思路,準確定位、合理布局,傾全鄉之力,努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自去年底,結合“五水共治”、“四治兩化”、“三改一拆”等工作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2、目前已完成規劃評審工作,整體整治項目共25個,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正處于項目總體打包立項當中。
3、基礎設施部分已初步建成,景觀建設初見成果:鄉入口景觀公園完成進度80%,已初具規模,下一步將完善綠化;宣德堂公園初期建設如墻畫彩繪、鵝卵石通道等已完成,下一步將跟進配套設施;游步道、騎行道二期已完工,周末菜園初期建設已完成,村口公園建設正在進行,將配合莘畈溪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最美莘畈溪和最美鄉村公路。
4、發動11個行政村新當選支委,開展境內小微水體排查工作,完善落實庫、塘、溝、渠“四長制”和“婦女街長制”,結合“全域四類水,提升三類水,沖刺二類水”的目標,全鄉參與剿滅劣V類水戰役,繼續發揮莘畈鄉生態優勢。(記者施俊、通訊員潘晨晨)
箬陽鄉
1、目前,箬陽鄉已初步完成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抓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箬陽鄉團委積極組織“河小二突擊隊”助力河道衛生整治。
3、在項目推進方面,環村游步道、水體景觀公園等工程項目已經完成征地面積測量工作,正在與村里協商征地事宜。另外,建筑立面整治設計已初步完成,正在招投標階段。
4、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箬陽鄉充分注重當地特色文化的挖掘,體現余氏文化、茶產業文化和“箬”文化。
5、完成集鎮祖墳搬遷,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礎。
(記者胡敏霞、通訊員蘇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