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姜景芳)長山鄉扎坑新村作為一個下山脫貧的移民村,它只有十年左右的歷史:房屋嶄新且排列整齊、道路橫平豎直,綠化隨處可見,看起來就像金華城里的一個居民小區。“可這樣還不夠。之前選舉,‘進一步整改做一個示范村’是我‘8+X’創業承諾中的‘自諾’事項。這個示范村,我希望是小城鎮整治和‘四治兩化’的‘雙料’示范。”昨日,該村新上任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康小羊這樣說。
此次選舉之前,康小羊是扎坑的村主任。為人誠懇、做事踏實的他深受村民信任,因此這一次大家不約而同地給他壓了更重的擔子——村支書、村主任“一肩挑”。對此,他只用了一句話作表態:“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必須好好干。”清除房前屋后亂堆放、清理綠化帶垃圾、提升村莊整體環境美觀度……如今,他的眼里、手里“都是活兒”。在他的帶動下,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其他成員也個個干勁十足。用村民的話說:“村兩委班子配齊才十來天,集中起來給村里搞衛生已經四五次了,有時候下雨都還在干。這樣的工作作風要是一直堅持下去,我們肯定滿意。”
“其實,在我們長山,不只扎坑新村新一屆的兩委班子干事熱情高漲,其他村也都如此。特別在村莊‘四治兩化’、剿滅劣V類水、小城鎮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上,每個村都在立說立行、相互比拼,形成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該鄉組織委員倪集告訴記者。那么,眼見為實。除了扎坑新村,記者又先后走訪了長山四村、下溪村、思村等地。
在四村,記者看到,有村干部在清理綠化帶雜草、有大型農用車在清運村民房前屋后的亂堆物。村委主任王擁堅是個爽快人:“上任一個多星期了,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走農戶’。誰家房前屋后有亂堆亂放,我就走誰家。一次走不通,我就走兩次、三次,甚至五次、十次。頭天晚上說服一家,第二天就立即清運一家。”效果如何?不用誰來說,只要看看村中小巷的對比照片就能一目了然——變化可真不小!記者沒在村里見到該村黨支部書記徐電江,電話聯系他:“我現在在萬千塘,這里即將清淤,前期的準備工作得抓緊做好。”
“這些木籬笆刷清漆的時候,下面先墊上塑料膜,這樣方便干活,也不會污染泥土。”在下溪村,新上任的村支書陳桂余正和村主任江錦星在環村路上討論著下一步“四治兩化”工作。見到記者,陳桂余坦言:“大家已經連續干了一個多星期了,都挺累。我看今天天氣不太好,就決定休息一天。”實話實說,這個村的基礎比較薄弱,可蝶變已經在發生:村里有兩口劣V類水體的池塘,在新兩委班子的努力下,都已經完成相關政策處理,進入了清淤的前期準備工作;環村道路邊的綠化帶進行了提檔升級,生機勃勃的綠植邊豎起了一排木籬笆。這是該村新兩委班子參觀了其他村莊“四治兩化”成果后的“現學現用”。同時還進行了提升,比如進行了加固處理,還準備刷上清漆以延長木頭使用壽命……
顯然,在長山,基層鐵軍已經全面出擊。而在其中,作為最直接的指揮棒,長山鄉黨委政府也做足了功課。“調動各村新一屆兩委班子的積極性,我們的法寶是‘8+X’管理法。”倪集坦言,“他們自己的創業承諾就是目標導向,而明確的時間節點促使他們必須動起來、快點動起來!”
當然,“管”只是一個方面,“促”也絲毫不能放松。對此,長山的做法是——用常態化的學習武裝各村黨員干部的頭腦、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的學習,加強思想陣地建設,用“黨建+”帶動村莊發展持續推進;另一方面,將“互動課堂”、“微演講”等活動提上日程,讓這些基層鐵軍能“吃透政策、學足經驗、開出新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