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今日婺城》以及“婺城發布”等全媒體平臺“曬”出了婺城各地的小城鎮整治進展,有3萬多婺城市民為表現出色的鄉鎮街道點贊。白龍橋鎮、塔石鄉、蔣堂鎮等地的整治成績得到了廣大網友的肯定。昨天,記者再次走進這些鄉鎮,聽聽他們的整治故事。
白龍橋鎮
“城邊有座白龍橋”更美麗
走進白龍橋鎮白門線,一堵堵粉飾一新的文化墻,一棟棟整潔干凈的沿街店鋪,構成了一幅美麗農村新畫卷……自從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來,白龍橋鎮迅速整治白門線、金龍路等主干道沿線環境,使得集鎮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得到了不少百姓的稱贊。
“今年三月,上一任書記就帶著我們開始給白門線上的商家做思想工作,這不,現在我們村涉及的50多棟房子,都已完成了初步的立面整治。”俞越明是白龍橋村新上任的村支書,他告訴記者,原先白門線上有不少危舊房和商鋪,為了方便經營,經營戶亂搭亂建、隨意占道的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很多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殘破不堪,嚴重影響了白門線兩側的環境和交通。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象,一個月以來,在鎮干部的帶領下,白龍橋村兩委干部們放棄休息時間,深入走訪沿線經營戶,做通各戶思想工作,清理違章廣告牌,整治亂堆亂放、占道經營,消滅白門線沿路十多處“赤膊墻”、“赤膊房”。
在積極參與白門線立面整治的同時,白龍橋村還致力于打造美麗整潔的村級環境,經常組織黨員干部對房前屋后、衛生死角、陳年垃圾等進行清理。俞越明告訴記者,每次統一行動,村里上一任的書記俞建新、上上一任的書記俞克忠,也都會積極參與。“有了老干部的帶動,我們新上任的村兩委也更加賣力了。”
村兩委以身作則樹榜樣,村民們也都自覺參與到環境整治當中,“以前大家干活回來就閑著,現在家家戶戶比衛生,村里的環境有了質的提升。”俞越明說。
這邊,白龍橋村的村兩委們沒閑著,那邊,白龍橋執法大隊的隊員們也忙得不可開交。
“老板,請不要把桌子放在店外面。”“大爺,這里不允許擺攤,快收拾東西回家吧。”……每天早上7點,在白龍橋的學校、集市、路口等人流密集場所,你總能看到白龍橋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的身影。
為了鞏固小城鎮環境整治的成果,及時制止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等違規行為,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像這樣的巡邏,已成為白龍橋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的日常。
“因為前期宣傳到位,現在群眾都比較配合我們的工作,但有時也會碰到不理解的村民,只能苦口婆心地勸。”執法大隊隊員小葉告訴記者,在整治過程中,他們本著執法有力度、服務有溫度的原則,對占道經營的店主和商販進行教育勸導,還幫助他們一起拆除私自搭建的帳篷、搬運桌凳、清理垃圾。這種真情服務,也得到了大部分老百姓的認可。
“接下來,我們會以點帶面,逐漸擴展整治區域,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全面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還群眾一個文明、整潔的集鎮環境。”執法大隊相關工作人員說。(記者酈莎)
塔石鄉
以文傳情譜好“生態曲”
這幾日,在塔石鄉厚大溪大坑段,工作人員正在對河道及堰壩進行施工整治。隨著小城鎮整治工作的一步步推進,塔石鄉集鎮面貌漸漸發生了改變。
為實現“干凈清爽、整齊有序”的目標,塔石鄉努力打好生態牌、產業牌、文化牌,由表及里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針對前期摸底情況,該鄉對危舊房(小茅房)、雨篷、遮陽傘、空調外機、各類門牌廣告、燈飾、太陽能熱水器、老式卷閘門、柵欄等影響鄉容鎮貌和整體和諧的難點問題,緊盯目標任務、時間進度和責任落實。各班子成員分工合作,以“釘釘子”的精神在清理和拆改方面抓好推進落實,目前集鎮段已拆除危房8戶。接下來,計劃在6月底前拆除影響整體效果的房屋及危舊房16處,約1000余平方米;拆除廣告牌、遮雨棚20余個,拆除私搭亂建的小廁所、廚房、雜物間等11處,努力完成格調統一、外立面整潔、可視范圍內整齊的目標。
在整治的基礎上,塔石鄉還全面推進小城鎮綜合整治項目建設,積極對接設計單位,在目前已完成發改立項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做好主入口景觀新建工程的土地征用、墳墓搬遷等工作,確定通信建設工程桿線上改下設計圖紙,著手進行前期整改。目前已經全面啟動厚大溪景觀提升、楓溪路主街、桃源老街風貌提升、次入口景觀及市政工程完善等相關整治項目建設。
此外,該鄉還扎實做好組織實施和協調落實工作,切實加強施工調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研究和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程按期建成。同時,狠抓質量監管,確保建設優質工程,牢固樹立“安全重于泰山,質量高于一切”意識,全面強化安全管理和質量監管,傾心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作為山區鄉鎮,塔石鄉十分注重鄉村旅游的開發,因此在小城鎮整治工作中,該鄉力求挖掘更多的文化內涵來豐富集鎮的改造。為搭上文化班車,塔石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挖掘工作,在小城鎮整治過程中,塔石鄉著重對集鎮入鄉口、老街、古民居、傳統純手工商鋪以及宗祠等進行保留與修繕,還開發建設了一批包含廊橋、吊橋、堰壩、游步道、古道、水車、休閑廣場、停車場、公廁、集貿市場、文化站、接待中心等的生態休閑場所。
(記者江婉秋、通訊員張漢鋒)
蔣堂鎮
黨員垂范引領整治駛入“快車道”
“作出自拆的決定很難,但是作為村民代表,我必須帶好這個頭。”沙畈村村民林根泉告訴記者,自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沙畈村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如何整治村容村貌。村民代表大會上,該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一致認為,要借助自拆違建,從而對該村的面貌進行一次全面的整治。當個別干部提出帶頭自拆自家違建時,這個提議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于是就有了之前這一幕。
在沙畈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的帶頭自拆下,該村的自拆決定得到了絕大部分村民的理解與支持,村民們紛紛加入自拆隊伍。據統計,目前已有15戶村民自行拆除違建,拆違整治面積約有1000余平方米。
為改善鎮區環境,進一步提升城鎮功能,強化城鎮管理,蔣堂鎮廣大黨員干部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投入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美麗蔣堂的建設進程。
通過扎實的前期工作和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蔣堂鎮宣傳發動了一大批黨員干部帶頭拆違,廣大黨員的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鎮黨委政府推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拆違治亂的工作決策上來,形成了人人支持建設、積極拆違的良好氛圍。為使拆違工作不留死角、不存漏洞,全鎮黨員干部還自覺簽訂了“8+X”承諾制度,承諾在期限內自行拆除所有違法建筑。在拆違行動中,蔣堂鎮涌現出了一批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自覺帶頭并發動群眾拆違的典型。
“讓群眾教育群眾,讓群眾引導群眾”,也是該鎮推進拆違的一個制勝法寶。眼下,不僅廣大黨員、干部迅速參與到拆違的工作中來,村里的村民小組、青年志愿者等一支支隊伍也積極參與,在各個角落發揮作用。
接下來,蔣堂鎮將繼續上下齊心,根據排布的整治計劃緊鑼密鼓地行動,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駛入“快車道”,以高質量、快速度完成各項整治任務,向全鎮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記者江婉秋、實習生呂璐、通訊員邵勤)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