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金華市政協主席陶誠華帶隊來到婺城區瑯琊鎮,調研“五水共治”、垃圾分類等村莊環境治理情況,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推進落實“一村一委員”制度。區政協主席張茹先陪同調研。
陶誠華一行首先來到浩仁村,大家沿著村莊邊走邊看,并向村有關負責人詳細了解村莊的人口、經濟收入來源和村莊垃圾分類等情況。據了解,浩仁村位于瑯琊鎮金蘭水庫下游,區域面積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26畝,山林面積1750畝,全村206戶、616人。近年來,浩仁村相繼開展了污水治理、飲用水改造等項目建設,并大力實施“五水共治”、垃圾分類工作,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看完村莊整體情況后,陶誠華肯定了浩仁村在環境整治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說,村容村貌的改善能體現該村兩委班子政治面貌風清氣正,干部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針對不足之處,他指出,一是要做好房前屋后整治工作。要定好計劃,分批整治,拆除破舊圍墻,清理完成后種上花草綠化。二是要做好農戶家中的庭院美化。挑選一批示范點作榜樣,保持屋內屋外共同整潔,讓老百姓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
在棠坑源村,該村有關負責人向大家介紹了村莊發展情況。棠坑源村原址在浙江淳安縣,為響應國家建設新安江水庫,村民于1960年遷移到瑯琊鎮安居,現全村人口324人、111戶,土地面積406畝,村民主要靠種植水稻、油菜、西瓜等經濟作物為主。陶誠華查看了村邊池塘的水質情況,檢查了村莊垃圾漚肥房,了解該村治水工作情況。他指出,村里要繼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更換破損垃圾桶,并定時清理垃圾漚肥房上方的玻璃,防止水汽覆蓋,同時還要對垃圾房周圍亂堆亂放雜物進行及時清理。
最后,陶誠華一行來到瑯新、瑯沙村,了解下山移民情況。據悉,瑯新、瑯沙村自2001年開始分別從金蘭水庫和沙畈鄉移民下山。現兩村來料加工產業發展較快,村中有來料加工點12個,參與加工人數378人。近年來,在鎮黨委與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瑯新、瑯沙村實施完成了精品村建設、道路硬化、污水處理、垃圾分類、紅色陣地建設、文化長廊建設等。陶誠華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做好垃圾分類、“五水共治”工作,村兩委班子要加強宣傳,讓村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建設新農村貢獻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