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通訊員成浩楠)近來,婺城區新獅街道社區矯正人員小明(化名)日日起早貪黑幫著父母張羅家里的菜攤子,精神也振奮了許多,臉上也有了年輕人的朝氣。這讓新獅街道司法所所長戚信寵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這孩子一時貪念,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拿了家里的錢去網吧打游戲,父母報了案,曾經,他讓父母很失望。如今好了,年輕人走回了正道,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情,家庭和睦,真好。”戚信寵說。
近年來,婺城區司法局積極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制度規范化和模式創新化,為幫助社區矯正人員重獲新生,維護全區社會穩定,促進“平安婺城”“和諧婺城”建設不懈努力。
婺城區司法局總結經驗做加法,通過對歷年來社區矯正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整理匯編,編撰社區矯正工作資料手冊3冊,收錄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70個,作為工作人員工作參考,用于指導矯正工作,使矯正工作在日常辦理中有據可查、有法可循;并開發制作《社區矯正工作日志》、《社區服刑人員宣告書》、《矯正日記簿》、《走訪及談話記錄本》等制式文書,細化工作流程,以提高社區矯正文書質量和規范化水平。
婺城區司法局對執法不嚴做減法,建立執法案件退回補充調查制度,狠抓辦案質量成為了婺城區社區矯正工作的另一大亮點。執法大隊嚴格審核司法所提交的審前社會調查、警告、撤銷緩刑等執法案件,對證據不足、程序不到位的均列出詳細的書面退查提綱,退回司法所補充調查,確保執法有依據有規范,自2016年四季度至今發出書面退查意見10余件。
婺城區司法局整合社會力量做乘法,將社區矯正工作扎根于社區監管。婺城區在全市率先將社區矯正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和“一票否決制”等考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鄉鎮(街道)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基層干部群眾力量。村支書將作為村工作站第一責任人,和聯村干部共同參與非執法類社區矯正工作,建立起監管幫教一張網,提高矯情獲取能力,清掃監管死角。2016年工作站協助開展走訪2400余人次。同時,區司法局積極拓展專業社會組織、公益志愿者隊伍、熱心人士等多方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矯正工作中來,將社會力量引入社區矯正,把部分非執法性工作交出去,以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文化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心理分析疏導等多種形式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中教育和“一對一”、“多對一”幫教,使社區矯正真正回歸“社區”。2016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力量開展法律、道德、心理等集中教育24場,受教育社區服刑人員達1589人次。
此外,婺城區司法局還建立了多重檢查機制,給短板漏洞做除法。為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和執法能力,區司法局開展季度執法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主動查找社區矯正工作中的短板和漏洞,采取通報整改、回訪督查的形式,促進工作不斷完善。此外,在每月組織召開的社區矯正工作例會中,通過矯正案例評析、業務知識考試、職務犯罪案例剖析等方式,幫助工作人員清除知識漏洞和經驗缺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