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我們家的情況你也清楚,征遷對我們的生意影響大啊……”“我們知道,但社區基礎設施沒跟上,管理規劃以前也沒做到位,城中村改造也是趨勢啊,我們現在這個入戶評估的工作你們也得理解一下?”烈日下,鮑楊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建兵頭戴草帽穿梭在鮑楊社區的被征遷戶家中,和征遷工作組成員們一起上門做前期評...">
走完一戶,吳建兵已經大汗淋漓,趁著樹蔭下趕緊摘下草帽扇扇降溫。“天氣確實比較熱,有些居民白天上班不在家,工作人員也只能加班加點了。”吳建兵告訴記者,自7月進入評估階段,征遷組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幾天都在晚上加班了。作為書記,吳建兵也連日奔波在一線,高溫也是如此。
鮑楊社區共有居民378戶,人口1020人。5月25日,鮑楊社區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同意啟動城中村改造工程,這也預示著鮑楊社區征遷工作正式開始。當天晚上,乾西鄉成立了由各鄉、村干部組成的7個小組,對社區居民進行人口、房屋性質的調查。6月中旬,房屋測繪公司和調查公司進場,7月1日正式進入評估階段。
作為新一屆的鮑楊社區書記,吳建兵坦言剛上任就遇上了一個“難題”——征遷。“俗話說百姓有百樣心,征遷工作就是需要了解每個百姓的心聲。”這不,還沒征遷呢,吳建兵就遇上了一個難題:自家有親戚想遷戶口。“這可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早在2014年鮑楊社區經村改居后,為了方便管理,只允許經濟合作社的配偶隨時回遷戶口,其他人一概不允許。”
在親戚第一次上門表示要遷回戶口時,吳建兵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政策不允許為你一個人開口子。”隨后,不論是電話還是當面在家中,吳建兵多次向其解釋政策,但都不被理解。“這當了書記,連親戚的事情也不辦。”不少社區居民也在談論此事,但在吳建兵看來,家有家規,村也有村規,既然有規定就得按規矩辦事,就算是親戚也不行。就因為這事,吳建兵也贏得了不少居民的心。“親戚的面子也不給,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這個書記當得讓我們放心。”
自征遷工作啟動,吳建兵的第二個“難題”就是自家剛剛去年裝修好的新房也要一并征遷了。“雖說剛造好的新房子就要拆掉確實挺可惜,但作為書記肯定是要帶頭支持城中村改造。”話雖這么說,在征遷工作中吳建兵卻一直擔任著“模板”的角色,入戶調查是第一個,房屋評估也是第一個。看著自家的新房子,吳建兵言語中透露著不舍,但更多的是對城中村改造的期盼和堅守在征遷一線的決心。
(記者蘇曉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