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婺城工業戰線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取得的“半年紅”。
今年以來,盡管國際經濟依然復雜低迷,給婺城工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我區緊緊圍繞轉型升級主線,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推進轉型升級,全力護航工業穩健發展,工業經濟“上半場”步伐穩健;半年來,我區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扎實開展工業競賽和“雙千”活動,著力穩增長、擴總量、促轉型,工業企業總體運行平穩,主要指標呈穩中求好的發展態勢,引領工業經濟走出了一條漂亮的“上升線”。
昨日揭曉的婺城工業經濟“期中考”成績單顯示,1~6月,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57億元,同比增長7.5%;全區13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74.34億元,同比增長10.5%。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04億元,同比上升3.8%;限額以上工業投資完成8.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5.98億元,同比增長19.9%;今年前5月外貿進出口完成16.84億元,同比上升19.53%。
穩中求進,跑贏“上半場”
與眼下高溫天氣有的一拼的,是位于臨江工業園區的金華樂嘉廚具有限公司火熱的產銷勢頭。連日來,該企業員工奮戰生產一線,忙著為一批出口德國的高檔不粘鍋加班加點趕工。該公司負責人鄭行說,今年企業外貿形勢超過預期,現在接下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由于國外客商催貨緊,這段時間企業都是組織員工加班加點趕工。
國際經濟形勢低迷,外貿出口普遍不景氣,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樂嘉廚具一方面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引入先進機器設備,大幅提升了產能和品質,一方面積極拓展外貿渠道,遴選國外優質外貿客商,外貿份額不斷擴大。今年1~6月,實現產值近1.7億元,同比增長130.3%。目前,該公司生產的不粘鍋等廚具產品暢銷歐美30多個國家。
這幾天,位于婺城新城區臨江工業園區的中動工具也呈現出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一邊是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在生產流水線上,一邊是來自海外的訂單紛至沓來,工人們加班加點組織生產。前6月,該公司累計實現銷售產值2.24億元。公司董秘張垚嗣介紹,得益于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公司出口量大幅提升,前6月的出口額已遠超去年全年的總額。
與樂嘉廚具、中動工具一樣,萬里揚、遠大鋁業、耐司康藥業、今飛亞達等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兩旺,業績喜人。昨天,記者從區經濟商務局了解到,1~6月,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7.57億元,同比增長7.5%;全區13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74.34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了“半年紅”。由于受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有效需求不足和生產能力過剩的矛盾依然是工業生產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轉型升級的壓力依然較大。總體而言,我區工業經濟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工業生產總體穩定。從上半年工業經濟走勢看,工業生產每月都保持一定幅度穩定正增長,且增長幅度呈現逐月攀升的良好局面,一季度、1~4月、1~5月、1~6月規上產值增速分別為4.3%、7.3%、7.8%、7.5%,下半年,隨著耐司康藥業、金磐機電、樂嘉廚具等一批大企業新項目陸續投產達產,下半年預計規上產值增速將會維持在一個較高增長水平,對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持審慎樂觀態度。作為衡量工業經濟的“晴雨表”,規上工業用電量1~6月為2.59億千瓦時,同比小幅下降。表面上看,用電量指標下降和規上產值上升不相匹配,但今年我區建材行業中的用電大戶—浙江金圓水泥有限公司由于轉產等因素影響,用電量急劇下降,1~5月,金圓水泥用電量為3225.53萬千瓦時,比去年同期降低1515萬千瓦時,剔除金圓水泥這一非正常因素,用電量增速為3.61%,和規上產值增速基本匹配。
工業投資平穩增長。今年前6月,全區累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8億元(不含羅店),同比增長1.5%。工業技術改造累計完成投資6.39億元,同比增長6.8%,占工業投資比重79.7%。目前全區列入統計的56個工業項目中計劃總投資50.23億元,自開始建設已完成21.01億元,當年完成8億元。今年新開工項目中只有計劃總投資10520萬元龍正混凝土和計劃總投資3640萬元時通電器及6個光伏投資項目屬于新建項目,其余22個新開工項目集中在對舊企業的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上。
企業效益有所好轉。1~5月份,全區實現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1.2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規上企業利稅總額5.33億元,同比增長84.2%,實現利潤總額3.62億元,同比增長201.6%。七大行業中六大行業的利稅總額均呈現增長趨勢,分別為彩印包裝(70.6%)、紡織服裝(79.6%)、汽摩配(88.7%)、五金工量具(102.3%)、醫藥化工(160.9%)、建材行業(3127.7%),企業效益進一步好轉,企業的經營壓力有所緩解。
咬定目標,蓄力“下半場”
那么,“半年紅”之后,婺城工業經濟要持續穩定增長,實現“全年紅”,后勁在哪兒?
從當前形勢看,國際經濟仍處于震蕩調整之中,市場有效需求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產能過剩等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轉變,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就我區而言,工業經濟發展仍存在著諸多的要素制約。抖擻精神打好“下半場”,接下來的三季度是關鍵期,作為政府部門,要當好“店小二”,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困難,進一步鞏固增長基礎,確保工業經濟保持“穩走向上”的良好態勢。可以預見,通過各方的群策群力、合力興工,我區的工業經濟一定能夠圓滿完成預期目標和任務,實現“全年紅”“滿堂彩”。
為打好工業經濟“下半場”,作為全區工業經濟的“保姆”,區經濟商務局局長施群毅表示將在五個方面精準發力抓落實:
(一)強基礎穩增長。研究出臺工業穩增長政策舉措,加強考核督查,防范企業資金鏈風險,為工業穩增長提供基礎保障。一是加快政策出臺。借鑒兄弟縣市區穩增長政策中的創新舉措,加快研究出臺工業增長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力度,切實提振企業信心。二是加強考核督查。做好對各鄉鎮工業穩增長的考核、督查,全面落實各工業強鄉鎮工業增長的責任,定期對工業增速偏低的鄉鎮進行督查,引導各鄉鎮突出工業穩增長工作。三是加強風險防范。加強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資金鏈風險監測,積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參與企業轉貸服務,切實緩解企業轉貸難題。
(二)抓項目拓市場。落實重點行業項目責任制,加快項目建設和財政扶持資金下達的進度,加強國內外市場和線上線下市場拓展,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著力解決工業穩定發展瓶頸。一是加快項目進度。以投資規模5億元以上的項目為重點,全面加強項目進度跟蹤服務,盡快排出一批年內可投產、達產的大項目,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難題,盡快實現重點項目投產、達產。二是加快資金下達。重點圍繞“騰籠換鳥”、“機器換人”、“兩化”融合、技術創新等領域,加快重點項目財政資金撥付進度,確保扶持資金到位,推動項目加快實施盡快見效。三是加強市場拓展。落實政府采購支持政策,積極指導幫組企業列入全國性產品推廣目錄。四是加強要素保障。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試題經濟特別是是制造業的金融支持,加強對重大工業項目的用地保障和產業人才引進培養,加強有序用電和需求管理。
(三)調結構促轉型。加快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優勢產業提升,有序推進“騰籠換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地段落后塊狀行業整治專項行動,加快建立以差別價格市場化手段為主的淘汰落后產能機制,有序開展重點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工作,推進存量土地挖潛。
(四)育名企扶小微。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培育一批我區知名企業,加強成長型、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扶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一是加強名企培育。以培育總部型企業、品牌型企業、協同制造型龍頭企業、綠色與安全制造型企業、高新技術型上市企業和復合型企業為目標,做好“三名”培育試點企業遴選,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大力培育知名企業。二是加強小微企業扶持。加大對各鄉鎮“小升規”的財政激勵,力爭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善成長型小微企業評價辦法,積極發展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三是加強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建立完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和評價體系,抓小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矛盾。
(五)強服務優環境。加強企業服務和企業減負,加快簡政放權,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一是深化企業服務。深化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圍繞企業重點需求,健全政策宣傳工作機制。二是減輕企業負擔。健全完善企業難題受理、協調、督辦等工作機制,加強稅收征管和行政性收費和監督監察,切實減輕企業福大,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