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日前,婺城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公布河湖庫塘清污(淤)進度。婺城區今年計劃實施河湖庫塘清污(淤)140.67萬立方米,截至7月底,已完成清淤量79.81萬立方米,完成全年計劃的56.74%。在前期工作中,莘畈鄉、雅畈鎮、新獅街道清淤進度較快,分別完成了全年計劃的154.79%、136.60%、106.43%。
河湖庫塘清污(淤)工作是剿滅劣Ⅴ類水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婺城區“五水共治”的重要內容。婺城區自去年4月啟動河湖庫塘清淤工作,去年完成清淤136萬立方米。為了打贏這場“水仗”,婺城“鐵軍”群策群力,科學創新,向婺城百姓交出了一張“生態清淤”的高分卷。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今的十里長湖,碧水漠漠,夏日的涼風送來荷香陣陣。早在2014年,婺城區率先在長湖試行生態化清淤,在去年完成清淤3萬立方米。今年,婺城區加強河道清淤設計,采用工程性清淤方式,打通相關河道溝渠,為十里長湖引來活水,共完成清淤5萬立方米。為如期完成清淤任務,婺城“鐵軍”夙興夜寐奮戰在十里長湖。黑夜里,長湖的泥水裹挾他們的全身,照明燈打出了他們狹長的背影,一串串汗水澆灌而生的,是十里長湖日漸恢復的一寸寸生機……
“起初施工人員踩在湖里深一腳淺一腳,總要時刻擔心自己會陷進泥潭里,現在清淤工作基本完成,工作人員走在上面穩如平地。”乾西鄉政府工作人員金曉劍說。
在婺城區雅畈鎮,百合塘水庫清淤工作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近50年水土流失造成的塘泥淤積被清理上岸,裝上大卡車,用于農業肥田。這附近,有聞名八婺的杜鵑花王國,有姹紫嫣紅的玫瑰花鋪,有七里飄香的桂花林,亦有各色盆景種植基地。沃土得以回歸農田,呵護千畝花圃,孕育馥郁濃香。
雅畈鎮工作人員胡貞晶告訴記者,今年,雅畈鎮僅下山頭水庫就完成清淤5萬立方米,庫容由此擴大到了17萬立方米,在促進農田改造的同時,將對蓄水防汛起到積極作用。
近來,竹馬鄉西宅村的長塘邊越來越熱鬧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偶得閑暇,便總愛到這里觀景嬉戲。拂岸的垂柳擁著滿池的睡蓮,一汪碧水把沉沉暮靄、漫天紅霞或晴空萬里都映在了里面,中間的太陽能噴灌系統灑出汩汩水柱,激起點點漣漪,打散水中的朵朵云彩。但是,就不久前,這里還是一片被廢棄的淤塘,水體污染嚴重,被評定為“劣五類”水質。在相關部門的倡導下,西宅村兩委帶領黨員隊伍,鼓勵村民參與,對長塘開展群眾性清淤,在家門口整出了一方美麗的水體景觀。眼下,村民們利用“治危拆違”中的古墻磚,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建成古色古香的池塘護欄,還在周邊安置了觀景座椅。
據悉,竹馬鄉共開展工程性清淤項目3個,群眾性清淤項目59個。竹馬鄉黨委副書記鄭正連介紹,清淤工程完成后,相較往年,竹馬鄉今年汛期洪澇災害明顯減少,旱期不再需要從鹿田水庫調水,清理出的淤泥被花農精心埋入花田,節約了不少種植成本。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