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無情,講的就是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工作重點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婺城消防大隊與各相關部門聯動,對全區范圍內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點進行了大排查,并多次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整治、查處了一大批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或個人。
婺城消防大隊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對火災發生單位或個人的處罰力度,真正做到查處一批、嚴懲一批、關停一批、拘留一批。同時,對未徹底整治的隱患,大隊將派員現場指導、跟蹤服務,幫助單位徹底整改火災隱患,確保火災隱患減少“存量”、不增“新量”。
案例一:無證從事電焊
當事人被行政拘留
2017年2月28日上午8時許,金華市婺城區城中派出所民警對金華市中心醫院原急診大樓建筑工地進行消防檢查時,發現有人對三樓外墻鋼結構無證電焊行為。經詢問,張某并沒有特種行業操作證,屬于違規使用明火作業。民警立即上前制止其違法行為,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傳喚。經調查了解,張某自2月12日以來,在沒有取得電焊資格證的情況下對外墻鋼結構進行電焊違規操作,而帶班班長牛某指使張某冒險作業,并承認了自己明知張某沒有特種行業操作證,但仍找其冒險作業的違法事實。城中派出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有關規定對張某處行政拘留3日,對牛某處行政拘留11日的處罰。
警方提醒:電焊屬于特種行業,必須獲得相關的資格證后方可上崗,違規使用明火,稍有不當極易引發火災。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按照規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進行電焊、氣隔等具有火災危險性工作的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案例二:賓館未經審批擅自營業
經營者被行政拘留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外來務工、經商人員逐年增多,出租房屋大量涌現,在城鎮及城郊結合部,大量私房出租給外來人員居住、經商。出租房建筑物性質、租房人員、出租房安全管理等情況復雜,由此帶來的消防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出租房屋火災事故呈多發的趨勢,亡人火災更是頻頻發生。出租房火災事故的頻發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017年6月16日,婺城區新獅派出所民警開展日常消防安全檢查時,發現位于婺城區新獅街道高村同心路58號的某賓館6號樓未經審批擅自營業。經調查發現,該賓館將原本用做出租房使用的6號樓6201房間以賓館形式經營,讓薛某等3人居住,并未經審批。新獅派出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該賓館負責人酈某處行政拘留2日,追繳違法所得350元,并對6號樓予以取締。
婺城消防大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出租房中,往往存在隨意改變房屋結構、隨意用木板分隔房屋等現象,而出租房內又很少有滅火器具,一旦發生火災,就會給救援帶來難度。如果租住人缺乏逃生知識,加上逃生通道單一,遇重大火災逃生幾率就很低。
警方提醒:根據《浙江省消防條例》規定,出租人應當遵守下列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發現火災隱患及時消除或者通知承租人消除;對承租人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和結構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進行監督;發現承租人有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及時制止。
出租房消防安全要求:
·每個樓層應當至少有兩個不同方向的疏散樓梯
·疏散樓梯首層應當直通室外,疏散樓梯應當設置火災事故照明燈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應當保持暢通
·3層以上的出租房,每層應當至少配置一條逃生繩
·3層以上房間的窗戶不得設置鐵柵欄或者防盜窗
·室內電氣線路鋪設應當采用PVC阻燃套管保護
·出租房的居住間內不應設置灶間
·室內隔斷必須采用不燃材料,其他部位應當采用不燃或者難燃材料
案例三:過失引發火災 多人被拘留
近日,婺城消防大隊通報,7月以來,婺城區3人因過失引起火災被依法拘留,5人被處罰款。
今年7月初,電工丁某受老板羊某指派對市區江北某商場東南角的廣告牌燈箱進行接電作業。作業過程中,他發現電線型號過細,可能造成短路引發火災,但仍然繼續使用該型號電線進行接電,后發生火情。7月7日,婺城區公安分局依法對丁某和羊某因過失引發火災行為作出了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
8月8日,新獅街道一木材加工廠在進行安全生產自查時,工作人員李某明知切割過程中會濺出火星有可能引發火災,仍然對噴漆房的煙囪使用切割機進行開洞作業,導致噴漆房的煙囪著火,噴漆房的煙囪以及噴臺被燒毀,過火面積3平方米。8月10日,新獅派出所和婺城消防大隊共同辦理了“8·8”某木業公司過失引發火災案,依法對因違規操作過失引發企業火災的責任人李某處以12日的行政拘留處罰。
警方提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當按照規定事先審批手續,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人員應當遵守安全規定。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過失引起火災的,尚不夠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