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社區干部干的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瑣碎活,不僅工作性質辛苦,還往往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可就是這件被很多人稱為“苦差事”的活,俞秀琴一干就是40多年。社區居民都親切地稱她為:閑不住的“俞奶奶”。
從早年在鄉里擔任婦聯主任,到后來來到城西街道工作,俞秀琴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讓她從當時的小組長被選舉為居委會主任。俞秀琴原先管理的居民生活區,戶多人多,又由于社區所涉人員流動性強,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待業青年多,育齡婦女多,不是這家有事,就是那家有事。
俞秀琴回憶道:“自從當上主任后,我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了。”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為把這些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她常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勸,耐心細致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俞秀琴的女兒告訴記者:“從我記事起,在家就沒有吃過一頓安穩飯,鄰里之間無論大事小事,都會來叫我母親幫忙。”多年來,經她調處的鄰里糾紛,家庭糾紛,婚姻糾紛或其他糾紛不計其數,正是因為她行之有效的居委會主任工作,很好地防止了各類矛盾的激化,促進了社區鄰里和睦相處。
在平凡工作中,她多年如一日,關心居民勝過關心自己。俞秀琴家庭條件非常一般,平時她連件衣服都舍不得給自己買,但為了居民,她舍得花錢。居民區內,黨員病了、退休職工住院了、育齡婦女生孩子了,但凡誰家有個紅白事,只要她聽說,工作再忙再累,她都要前去看望,自己掏錢,備上水果、雞蛋等營養品,送上自己的一份關心和組織上的一份溫暖。“俞主任,您來看我比啥都好,千萬不要再花錢買東西了,您自家條件就不好,一個人對社區這么多人,花銷肯定不小。您真是我們的好主任,太謝謝了!”這是俞秀琴這輩子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后來退休了,俞秀琴也沒能閑住,仍在為社區工作整天忙碌,把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作為晚年生活的一大樂事。“就這樣我母親又義務為社區服務了整整十個年頭。”
今年俞奶奶已經是90歲的老人家了,但是只要社區組織黨員活動,她無論刮風下雨,依舊無一缺席。“群眾之事無小事,一心為民辦實事”是她一生最好的寫照。(記者胡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