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就像一個家,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都得過日子,雞毛蒜皮但卻關系大家的心齊氣順。一個支部書記就好比一個家長,要當好家,就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更要把村兩委這些‘子女’團結在身邊,才能撐起一片天。”說這話的,是今年三月底剛上任的白龍橋鎮筱溪村女支書錢曉霞。
幾個月下來,她帶著村兩委一班人抓黨建履職踐諾,辦實事修建村中排水渠,謀幸福建文化禮堂,沒有豪言壯語卻干勁滿滿,為人低調卻一心想著多為村民辦點實事,讓不少老百姓刮目相看。
辦好實事促民生
錢曉霞今年48歲,原先只是村里的一名普通黨員。人到中年的她,因為想為村里辦點好事,參與了村黨組織換屆選舉,沒想到,卻在大家的呼聲中,走上了村支書的崗位。
筱溪村位于白龍橋鎮臨江東路以北,地理位置獨特,全村1846人,屬經濟薄弱村,村集體年收入1.5萬元。近年來,筱溪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前幾任村干部的努力下,實施了農村基礎設施改造、自來水改造、進村道路硬化、電網改造工程、新區建設等等民生實事,村莊面貌和居住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建設美麗家園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村兩委持之以恒地努力。這對從未有過兩委工作經驗的錢曉霞來說,著實是一個挑戰。
面對紛繁復雜的各線工作,錢曉霞不叫苦、不喊累,一邊虛心向老一輩的村兩委“取經”,一邊傾聽民聲,辦好實事。為了解決村民盼望已久的村中排水問題,同時改善村莊整體環境。錢曉霞與村兩委擼起袖子,對村中水渠清淤3次,共計4635米;投入2萬多元,完成防洪壩加固工程的前期清表工作。
“黨旗招展千帆競,凝心聚力萬象新”。解決了村民最關心的民生大事,錢曉霞又將重點轉向村班子治理上,致力于打造出一支履職為民的干部團隊。為此,她通過定規矩強支部,制定了筱溪村三年工作計劃、本年度工作任務、完善了《村規民約》,帶著黨員村民代表一起簽訂“8+X”履職承諾書,并通過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加強學習,讓黨建工作助推村上重點工作。
如今,黨群服務中心的牌子指引著村支部前進的方向,也提醒著黨員代表時刻保持先進性。
創新文化特色足
“和”“善”“美”“富”的筱溪一直是錢曉霞的目標,村莊美了,錢袋子鼓了,村民的幸福指數要提高,文化建設成為重中之重。
如何搞好本村文化?如何發展好本村文化?如何創新本村文化?深思之后,錢曉霞在原有的基礎上構思“三堂一體”的布局,在現有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挖掘筱溪特色創新發展,強力推進“文化禮堂”“文化長廊”建設,修繕“鄭氏宗祠”。目前,“文化禮堂”、“文化長廊”預計今年重陽節前完工,“鄭氏宗祠”已經完工大半。
“當了這個芝麻官,感覺就像當了總理一樣,黨員管理、四治兩化,剿滅劣五類水,還有村民的家長里短,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錢曉霞說。雖然工作又多又雜,但每當一件事辦成,看到老百姓欣喜的模樣,什么勞累都拋到了九霄云外。
“最近,全區都在推進‘潔美城鎮’建設,村兩委和村民都積極響應,天天忙著打掃‘家園’,村里的環境也更美了,看著就舒心。”一個剛上任不久的農村女支部書記,衣著樸素、講話粗獷豪邁,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臉鐫刻著生活痕跡的農村大姐,帶領著大家用腳步丈量距離,一步步鋪出了一條條通往村民心中的路,一步步把筱溪村變得越來越美。
(記者酈莎、通訊員邱思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