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婺城區雅畈初中的多功能教室內座無虛席,該校初一年級200多名師生迎來了一位科學界的大咖——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孫萬儒教授,他為孩子們上了一節妙趣橫生的生物課。
課堂上,孫教授從“微生物對我們的身體有益處還是害處”、“細菌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等問題入手,積極引導同學們對微生物世界進行探索。為了更科學系統地回答這些問題,他用一張張圖片和一段段文字,揭開了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紗,同學們感到既新奇,又覺得受益匪淺,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并時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聲。
其實,當天被國內科學界大咖帶著遨游知識海洋、領略科學魅力的,不僅僅是雅畈初中的同學們。瞧,環城小學四樓多功能廳內,氣氛也正熱烈著。原來,原中國物理學理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數字科技館核心專家、全國數字出版先進人物楊再石先生,當天正在這里給環小270多名四年級學生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
楊教授以一座橋深受共振現象倒塌為例,圍繞“基于大科學的科學教育領域”為主題,開啟了孩子們的科學探索之旅。為了讓四年級的孩子們認識到當今科學界的頂尖技術,他現場用嫻熟的多媒體技術重現了“虛擬心臟”、“引力波”和“超冷氣體”。同時,他還借助VR技術,在環城小學報告廳內生成并發射了虛擬的神舟系列飛船。他還讓孩子們“眼見為實”——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建立中國空間站,實時實景展示太空中觀測到的地球。面對這一系列的尖端技術,孩子們都被深深吸引了。近半小時的講座結束后,孩子們紛紛表示:“好期待下一次的講座啊,我還意猶未盡呢!”而對孩子們的旺盛求知欲,楊教授感到很欣慰。他還表示,尖端技術知識必須無條件地向小學以及幼兒園的孩子們去普及。他說:“在國外,特別是德國,尖端科學教育早已在幼兒園埋下種子。”
據悉,此次老科學家進校園系列科普講座是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內容之一,由金華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單位主辦,由婺城區科協、教育局協辦。此次活動邀請到了孫萬儒、郭曰方、楊再石3位老科學家,先后給婺城區環城小學、金師附小、育才小學、雅畈初中、雅畈小學5所學校的1200多名師生送上“科技頭腦風暴”。教授們的講解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激發了同學們認識科學、探索科學的熱情,讓同學們走近科學,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的道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