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小米”講述:現在網絡詐騙的花樣越來越多,近期我的一位同事就中了招,被假冒的電子郵件給騙了。
記者核實:8月中旬,市區某醫院醫生盛某,在自己的郵箱收到“《浙江實用醫學》雜志社”的一份稿件錄用通知書。郵件顯示,他的來稿已通過終審,承諾論文可以刊發,但需要收取文章版面費3300元,后面還附有收款的銀行賬號,電子審核文件落款處也蓋有紅章。
見自己的稿件能被發表,正在為評職稱而發愁的盛某喜出望外,將3300元匯到了對方指定賬戶上。
交費后,到了約定的日期,盛某遲遲未見自己論文被發表。心急如焚的他再聯系對方,卻已聯系不上。盛某通過查詢,找到了官方的《浙江實用醫學》的聯系方式,結果對方告訴盛某,他們正確的電子郵箱地址是zjsyyx1996@sina.com,不是zjsyyx1996@sina.cn。
8月30日,感覺上當受騙的盛某,匆匆趕到婺城公安分局城北派出所報案。
“這是一起典型的網絡詐騙案,對方利用人們大意心理,申請一個類似的網站和郵箱,放到互聯網上實施詐騙。”城北派出所教導員方儀軍介紹道。接報后,城北派出所立即啟動偵查隊快速辦案機制,對該案件線索進行初查。
9月4日,城北派出所聯合刑偵大隊趕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分析研判、連續蹲點守候,7日中午12時許,婺城警方在天津西青區一出租房內,將詐騙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
據李某交待,他在北京一家文化傳媒公司上班時,就知道很多人會在網絡上投稿,聽說都需要錢。心生一計的他就找人做了幾個仿冒醫學雜志網站,注冊幾個與官方十分類似的郵箱,放到網絡上推廣。一旦別人搜索到這條信息,就會上當,給其打錢。
民警初步了解到,這個李某以此方式詐騙已有五年,獲利幾十萬元,受害人遍及全國大多數省份。
目前,嫌疑人李某已被婺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要切實提高自身防范意識,務必通過正規渠道向雜志、期刊投稿,不輕易匯款,遇到可疑情況立即撥打110報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