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村的三務公開欄、臺賬資料能不能讓我學習一下?鎮里每次檢查都說我亂,有內容,但整理起來沒有系統性,鬧心!”
“我也是,村里的支部活動手冊記錄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好。”
“還有那個黨員發展的流程,我今年4月份才當村組織委員,對業務不懂,感覺一有黨員要發展,就像捧著燙手山芋。”
……
村級組織換屆后,白龍橋鎮黨委對黨員管理要求更高了。面對豐富的“黨建+”內容,不少村級組織員感覺無從下手。為了緩解他們的焦慮,鎮黨委積極打造村級組工干部的家園,創新工作例會,通過理論學習、互動交流,全力提升干部素質,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眾信得過的組工干部隊伍,著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
每月12日,鎮組織線干部和各村組織員匯聚一堂。鎮黨委制根據主題制定黨日活動內容,傳達當前全鎮工作重點。做到理論知識月月學、上級精神人人曉,更好地服務本村黨日活動和各項中心工作開展。在形式上,“組工家園”變以往“一人念、眾人聽”的傳統學習形式為“干部講、互相學、領導點、輪流發言”的模式,通過分享各村工作經驗、實力走訪交流,將“桌子、椅子、茶杯”的傳統開會場地拓展到室外;通過鎮黨委和各村組織員雙向提問,變“填鴨式”學習為“爭鳴式”學習。
此外,鎮黨委還健全完善了學習內容、會議簽到等相關制度,切實做到“三定三有”,即定時間、定人員、定主題,有提問、有交流、有筆記,將無形的學習納入到有形的管理之中,把“軟任務”變為“硬約束”,確保學習取得實效。
短短2個月下來,“組工家園”品牌已在白龍橋鎮打響。
“有了組工家園,現在有困難就找鎮黨委和家園小伙伴們幫忙,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我有時候把微信群里各村的好做法、好經驗發到我們村黨員干部群,他們都覺得不錯。”
“是呢,這不有困難找組織,我不懂就看看組工微信群,或者直接要求在下一期的組工例會上培訓一下。”
……
顯然,“組工家園”為鎮黨委與各村之間搭建了一個更暢通的交流平臺,同時也促進了各村互相交流比學趕超,形成良性競爭氛圍。而對于各村組織員來說,組工家園還成了業務咨詢和經驗交流的場所,以及“抱團取暖”的興趣班。現在,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臺賬資料不會整理,不用發愁檢查了。村級組織員成了各村支部的傳聲筒,每個村遇到問題,組織員就會在家園微信平臺中提問,大家爭相解答。而約定俗成的12日組工干部例會更是能得到鎮黨委的“權威”解答,村與村之間,各村與鎮黨委間的溝通更加順暢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