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企業菲達集團來到婺城區塔石鄉,與該鄉銀嶺村開展結對幫扶。一直以來,婺城西南山區的村集體經濟都較為薄弱。以塔石鄉為例,目前仍有省定經濟薄弱村19個。受限自身條件,山區摘帽一直是個難題,為此,婺城區轉變觀念、創新思路,通過變行政式結對為溫情式結對、變輸血式結對為項目式結對、變域內結對為跨域結對的“三變聯動”結對幫扶,為精準扶貧闖出了一條新出路。
此次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浙江作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扶貧工作上更是高標準、嚴要求,省委明確提出確保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婺城區開展了“精準扶貧十大行動”,在去年底全面消除年收入4600元以下絕對貧困現象。
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從2014年起至今,省級有8個單位與婺城區41個扶貧重點村進行結對幫扶;市級100個部門和50家企業與婺城區50個扶貧重點村進行結對幫扶;區級62個部門與區47個扶貧重點村結對幫扶。這一次和銀嶺村結對的菲達集團,其幫扶意向除了體現在資金上,更多的還將落實在項目上。具體來說,今后的菲達集團將憑借環保上市企業豐富的人脈資源,充分發揮銀嶺村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陸續開發一批生態項目。而目前,該集團已經為該村啟動了“梨樹源峽谷、銀嶺番薯干、銀嶺婺劇人文”等生態項目的企劃工作。
據介紹,此次菲達集團能與銀嶺村結對,其關鍵人物是該集團董事局主席舒英鋼。舒英鋼是湯溪人,一直比較關注婺城發展。在原婺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邱開祥的牽線搭橋下,舒英鋼曾多次帶領菲達的企業團隊對銀嶺村進行實地調研,最終達成了結對幫扶共識。舒英鋼坦言:“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在外面的時間越長,鄉情就越濃,總想為家鄉做點事情。這次,我發現這個山村非常美麗,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這里的茶葉、番薯干品質都很好,但需要提升,要通過做出品牌走向市場,所以我就萌發了與銀嶺村結對的想法,希望能為該村的經濟發展作點貢獻。此外,這里的生態環境特別好,我想未來我們可以適時啟動旅游開發項目,通過這種方式為這個村子在造血方面做更多的幫扶……”
另據了解,菲達集團的本部在諸暨市,是我國環保機械行業唯一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全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型國有獨資企業。該企業與銀嶺村進行結對,還為婺城區帶來了先進的環保理念和人才技術。為了讓這次結對落地,婺城區、鄉、村三級層面都高度重視、主動出擊,最終使菲達集團成為婺城區首個跨市與村結對幫扶的企業。此次結對協議簽約長達10年,菲達集團的目標是:以銀嶺村為輻射,帶動壟內沿途6個村集體經濟共同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