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案子要是僅靠我們鄉鎮紀委來辦,可能就錯過最佳的辦案時機了,如今的片區協作制度很好地改善了我們鄉鎮紀委‘辦案難’的困境。”日前,提起婺城區紀委“片區協作”給自己工作帶來的高效與便捷,乾西鄉紀委書記李宏連連點贊。
為進一步深化“三轉”,優化整合基層監督執紀力量,深入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婺城區紀委積極探索,實施鄉鎮(街道)紀(工)委片區協作機制。前不久,在對乾西鄉楊石村干部虛報工程量套取集體資金和聯合社區干部侵占集體利益的案件調查處理中,區紀委在乾西鄉所屬“協作片區”中抽調了5名辦案人員迅速開展調查,由此增強了辦案力量、加快了辦案速度。目前,兩起案件已立案調查2人。
“過去,鄉鎮紀委存在辦案力量不足、辦案手段不夠、突破能力不強等瓶頸,有的鄉鎮查案通常只能靠查處一些簡單案件“抓呆鵝”,或者靠給違法犯罪的黨員干部配套處分“炒冷飯”,遇到稍微復雜的案件,明顯力不從心。‘片區協作’就是積極破解現階段瓶頸的又一有力舉措。”說起片區協作機制,區紀委常委章丹東娓娓道來。
今年以來,區紀委按照“區域整合、方便工作”的原則,出臺《婺城區鄉鎮街道紀(工)委片區協作工作辦法(試行)》,建立協作辦案申請審批流程和安全管理、案件督辦等制度,以紀檢監察室所聯系鄉鎮街道為基礎進行劃分,將全區18個鄉鎮(街道)劃分為3個片區,分別設立協作組,統籌整合各基層紀檢監察組織人員力量,每個協作組下設2個協作小組開展日常工作,對于復雜問題線索由鄉鎮(街道)紀(工)委向本片區協助組申請,經聯系紀檢監察室主任審核,報片區分管常委(委員)同意后,由聯系紀檢室負責組織協調片區內紀檢干部聯合辦理。據悉,片區協作組組長實行輪換坐班制,由分管常委每月指定本片區協作組內的鄉鎮(街道)紀(工)委書記擔任,負責組織協作組開展各項工作。
“通過對信訪反映問題調查核實,雖沒有發現你村違規公款吃喝現象,但是用誤工費安排村級活動就餐的做法沒有和鎮里匯報,以后要多加注意,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第一片區協作組在正風肅紀交叉檢查中,對白龍橋鎮讓長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談話提醒。
據悉,區紀委片區協作組充分發揮協作優勢,于日前開展了協作單位之間的交叉檢查,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等重點工作進行再檢查、再回訪。此次檢查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監督主業,不僅提高了各鄉鎮(街道)紀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還為協作組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通過在片區協作組的學習實踐,我很快就熟悉了紀檢監察工作,業務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對我盡快進入角色有很大幫助。”剛加入紀檢隊伍四個月的城東街道紀工委書記葉華輝如是說。
除了協作辦案和交叉監督檢查之外,組織學習、促進業務交流也是片區協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以片區協作機制為依托開展行之有效的互學互促?片區協作組以鑄鐵軍素質提升年活動、廉風微課堂、每月一考、每月業務研討會等區紀委促學制度為基礎,化整為零、因地制宜地開展分組式、下沉式深入學習,提高了學習針對性和有效性。片區協作組每月召開座談會,收集處理工作中的問題難題,交流工作經驗技巧。用以案代訓、邊學邊練的模式,不定時組織案件查辦、信訪調查討論會,集體分析討論案件的調查方法、措施、定性定量等監督執紀問題,發揮組內“傳幫帶”作用。
數據顯示,自今年9月份全面深入開展片區協作機制以來,各協作組互動共進、比學趕超,共組織片區學習座談會15場,召開案件協調會9次,立案調查9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人數相較于第三季度增加了263人次,環比提升81%,鄉鎮(街道)的紀檢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