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全市基層黨建工作例會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現場會召開,城東街道青春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三個參觀點之一。當天上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余杰帶隊來到該中心,考察指導婺城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并與社區工作人員互動交談,共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大計。區領導王健、徐妙芳、陳旭輝陪同考察。
婺城是都市核心區,69%的人口生活在城區,48%的黨員聚集在城區,53%的基層黨組織根植于城區。近年來,婺城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提升都市區能級的龍頭工程來抓,以黨建工作為繡花針,通過“重心向下移、眼睛向下看、腳步向下走”串起基層治理的萬根線,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不斷夯實。一是堅持重心向下移,織密全域共建“一張網”。區委牽頭抓總,在“共建金華”的大視野下持續向基層著力,以市區聯動的模式,變“各自抓”為“合力抓”。二是堅持眼睛向下看,下好聚力共治“一盤棋”。把深化基層治理的要素支撐定格在基層組織,下深水用狠勁,全力補短板。三是堅持腳步向下走,推動黨群連心“一家親”。著力把好事辦在群眾開口前,自我加壓“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數字城管、8890服務熱線、“紅色驛站”等街道、社區線下端口,完善“微熱線”辦理機制,實行實體運作、專兼結合、限時辦結。
“在社區工作幾年了?主要為居民提供哪些服務?一天要辦理多少服務事項?居民們滿意度怎樣?”在一樓接待大廳,余杰與社區工作人員攀談起來,詳細了解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定位、組織運行模式、活動開展、服務居民等情況,并認真聽取社區負責人有關基層黨建工作介紹。
社區負責人李愛紅介紹,青春路社區是“城市黨建工作省級示范社區”,下轄12個黨支部,在冊黨員310名。近年來,社區以黨建工作為繡花針,串聯起區域、系統、條塊等各方力量,穿引起基層治理萬根線,探索實踐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徑,讓居民得到了實惠和便捷,受到社會的歡迎和好評。
在二樓便民服務中心的墻上,一塊塊有關黨務工作、勞動保障、民政殘聯、城市管理、計劃生育、老齡服務、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展示板羅列其上,并詳細注明了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辦理流程等相關內容,簡潔明了,十分醒目。
“讓群眾看了直觀全面,既服務居民方便群眾,又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余杰參觀后表示。他建議社區聚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借鑒鄉鎮(街道)“四個平臺”建設理念,推動各項便民利民惠民服務一竿子插到底,讓居民辦事更便捷。
在生活服務中心,市民們在金華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踴躍申請辦理市民卡;在健康小屋,爺爺奶奶領著孫子孫女進行著親子活動,溫馨氛圍盡顯天倫之樂;在烘焙體驗館,居民們在烘焙老師指點下體驗糕點制作;在低碳生活館,公益組織志愿者正在傳授居民制作環保酵素,廢物利用,變廢為寶;保健理療館,護工們正在為居民提供保健護理服務。書畫剪紙館、棋弈交流館、兵乓球室、健身室、瑜伽室,隨處可見居民來這里開展各項活動,到處都涌動著黨群連心“一家親”的其樂融融景象。
在一路走一路看的同時,余杰還詳細詢問有關活動開展情況,并與社區干部展開交流。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說,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持續打造五個“青春之家”,先后吸納7個志愿團隊入駐服務,并引入“一站式”生活服務網點,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好水電繳費等居家瑣事。與此同時,社區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共有30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共建,切實把問題解決在群眾開口前、把實事辦在群眾急需中、把服務落在群眾心坎上,把成效顯在群眾笑臉間。聽了情況介紹后,余杰對婺城做法予以點贊,并叮囑社區要進一步深化網格管理,優化組織運行模式,一步一個腳印地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