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省暨金華市“3·19”森林消防宣傳日活動,在婺城區婺州城市廣場舉行。
婺城區現有林地11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6.45%。近年來,婺城區在市政府、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我區森林火災受害率一直低于1‰,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森林消防形勢持續穩定。
在山水婺城,有這樣一群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他們或用腳步丈量著美麗的森林,或用消防裝備扛起守護森林家園的重任,抑或用聲音與身體力行宣傳著保護森林的理念……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看看活動現場他們活躍的身影。
鏡頭一:森林守護者用心筑起保護屏障
婺城區擁有鄉鎮半專業森林消防隊18支,消防員600余人。多年來,婺城區林業主管和森林消防部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立足防范,宣傳先行,搶先抓早,強化撲救,全面提升森林消防隊伍的防控能力、撲救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森林消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現場諸多優秀的森林消防隊伍中,記者看到來自婺城的森林消防隊員各個精神煥發,在集結完畢之后,他們邁著矯健的步伐,站定位置,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森林消防裝備展示當中。
來自蔣堂的隊員們手提便攜式滅火新設備,一下子吸引了眾人的眼球。記者從該隊隊長古建明處了解到,自從2015年9月份建隊以來,蔣堂鎮的森林消防隊一直都積極吸收有上山經驗的人員進隊。目前,全隊共有42名隊員,其中年紀最長的是54歲,最年輕的也是34歲的壯漢。談及隊伍里為什么沒有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隊長這樣解釋道:“之所以不吸收他們,是因為他們這一代很少有相應的經驗,像我們這一批人,大多都是山里下來的移民,從小在山里摸爬滾打,對地勢地貌都了如指掌。一旦遇到火情,我們能做到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將火情控制住。”
去年3月3日,塔石鄉山林發生火情,草叢和灌木都已經點燃,形勢嚴峻。接到通知后古建明帶隊員馬上出動,首次采用引水上山,分批次撲救的滅火方式,通過與塔石的森林消防隊兩邊對接的形式,配套用上風力滅火器,快速滅火,成效顯著。“為了保證在接到任務后15分鐘內完成集合,我們所有的隊員基本不出遠門,都在村莊附近隨時待命。”
雖然隊伍僅成立兩年多,但是古建明和他的隊員卻是森林消防的老手了。他還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就是鎮里義務消防隊的隊員,有著豐富的山上滅火經驗。現如今區里不僅規范了隊伍建設,還給每個隊伍都配備了專門的滅火新設備,這讓他們的滅火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古建明說:“每次一有新設備,我就馬上去和廠家對接,學習回來之后再教給隊員們。”此外,區森林消防指揮部還經常組織相關的技能培訓,確保每個隊員對裝備都有全面的了解,擁有過硬滅火本領。
據悉,2017年,區直蔣堂森林消防隊獲得全市森林消防技能大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績。在蔣堂森林消防隊的帶動下,一支支鄉鎮森林消防隊紛紛走上了技能化發展道路。正是有了這一支支技術精湛,本領高超的森林消防隊伍,才給婺城筑立起了牢固的森林消防屏障。
(記者胡艷)
鏡頭二:先進裝備助陣筑牢森林防火墻
隨著鏗鏘有力的開場進行曲響起,金華市森林消防宣傳日活動拉開序幕。來自婺城區森林消防隊伍共計20臺高壓水泵齊開,交織成一道壯觀的水幕。
舞臺左側裝備展示區,風力滅火裝備、高壓水泵、浮艇式消防泵、森林消防車、滅火水霧槍、定點投彈滅火無人機等一批先進滅火裝備集中展示,讓參觀者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活動中展示的都是我區最先進的現代化森林滅火裝備,像這幾臺隔膜泵、阻塞泵,動力足,操作簡單,已經在森林消防巡邏中派上大用場。”區森林消防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婺城區除了更新升級部分森林消防裝備外,還建設完成金衢盆地森林二期消防工程項目,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據了解,2017年2月,婺城區啟動建設浙江省金衢盆地森林重點火災區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林火瞭望監測系統建設、防火宣教能力建設、撲火專業隊能力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四項內容。該項目已于去年底完工。以此為契機,婺城新增建設森林消防儲水池91個,森林防火卡通警察39個,新建森林消防儲備庫,并集中更新升級了森林消防裝備。
在現場,來自婺城區嶺上鄉的張大伯,向記者展示了隔膜泵的操作。“先檢查油路是否暢通,再檢查風門閉合情況,然后打開油門,按下電源幾秒鐘后即可啟動。”張大伯介紹,像這樣的操作,他在每月野外拉練中實踐過多次。除了高壓水泵,還要會操作的設備包括水帶、水槍,更重要的是通過拉練學會團隊協作。“山林是我們的家,保護山林是我們的責任。我很自豪能成為這樣的森林消防員。”張大伯說。
活動中,橘紅色的森林消防服、森林消防車鮮艷奪目,成為現場一道靚麗的風景。方陣后方,森林消防員們正在展示高壓水泵性能。“這幾臺水泵性能好,日常保養簡單,平時拉練中我們經常需要攜帶這些裝備跋山涉水,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的戰友。”來自瑯琊鎮森林消防隊的金水牛說,自建隊以來,他已經與這些裝備形成了默契。“一卷水帶40來米長,足有三十來斤重,扛在肩上雖然沉甸甸,但是內心踏實。平時練得勤,到用時就可顯身手了。”據悉,2017年11月,瑯琊鎮新組建了森林消防隊,為沙金蘭生態功能區建起一道保護屏障。
問起今后森林消防裝備的發展趨勢,區森林消防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航空護林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森林火災撲救手段,在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據悉,近年來,浙江省已在大力發展航空護林事業。今年2018年我省春航作業時間計劃從1月1日至5月10日,歷時130天,租用2架K-32和1架H-125直升機,以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為主基地、溫州龍灣國際機場為副基地,設置覆蓋全省重點林區的16條航線和一個報飛空域,承擔全省林區空中巡護和吊桶滅火任務。
(記者馬曉芬)
鏡頭三:森林防火,我們在行動!
在活動現場,記者還看到了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上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們是來自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的在校大學生。只見他們有的人在分發森林宣傳手冊,有的人在向市民解釋宣傳畫板上的相關內容,還有的人則在現場幫忙搬桌子拎礦泉水,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被問起此次前來的目的,學生毛毅軍告訴記者:“森林防火,人人有責,作為大學生志愿者,我們義不容辭。”當天一起來到現場的還有他的100多名同學,他們都懷揣著同樣的初衷,積極投身到婺城森林消防宣傳的隊伍當中。
“作為學生,我也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不是特別多,因此我們積極宣傳,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森林消防的知識,樹立起責任意識。”學生何佳欣說道。作為上臺宣讀森林消防倡議書的志愿者代表,她希望市民都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到當前的森林防火工作當中,使婺城的山川更加秀美,社會更加文明和諧,為建設平安婺城、生態婺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此外,毛毅軍還坦言道,看了當天的森林消防展示,仿佛看到了隊員們出任務時在山上拿水槍救火的場景,內心感慨萬千。他說:“逼真的場景,讓我感受到了隊員們救火時的英勇,正因為他們的奮力撲火,才保住了婺城的青山綠水。”
一旁,帶隊老師尤老師正忙著指導學生開展宣傳。“這次活動設置了很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環節,比如用方言小品勸導禁燃鞭炮,發放森林消防漫畫書,展示生動的宣傳展板……通過活動,學生志愿者更真切地了解到森林消防工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意義,它們與我們息息相關。”在為社會服務的同時,也增長了社會責任意識。尤老師中肯地說。
在宣傳展板前,來自白龍橋鎮塔水橋村的倪鳳英,與同村幾位大媽一起正聊著展板上的內容。“開展禁止燃放爆竹后,我們都實行鮮花上墳了。這樣不但更安全了,而且空氣與環境都好了很多。”70歲的倪鳳英高興地直夸政府政策好,同伴們也一致點頭稱是。“如果看到四鄰八鄉去上墳,我也會主動去提醒禁燃,畢竟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如今,像倪鳳英一樣成為禁燃宣傳員的村民,在婺城并不是少數。 (記者胡艷馬曉芬)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