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曉芬 通訊員 鄭志遠)近日,一群古樹名木保護專家走進箬陽鄉周塢村,時而了解古樹的壽命,時而觀察樹干枝條的生長狀況,時而商討“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忙得不亦樂乎。
原來,這群特殊的客人是來自婺城區農林局野保站的工作人員和古樹名木設計單位的專家,他們專程趕來實地考察古樹名木的健康狀況,并與箬陽鄉相關負責人及村干部一起商討古樹群保護方案。隨后,專家們又赴安地鎮喻斯村、寺口村對其古樹群保護進行指導。
古樹名木資源珍貴稀有,具有歷史、科學、文化價值,是婺城的活文物。近年來,為保護古樹名木,婺城區每年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古樹名木普查,并建立了古樹名木信息系統。對一些存在病蟲危害、嚴重傾斜有倒塌危險、遭人為破壞的古樹名木,婺城區精心編制“一樹一策”保護方案,采取地上環境整治、砌坎固基、樹體支撐加固、樹體防腐、培土復壯、病蟲害防治等保護措施,改善大樹的生長立地條件,還古樹名木一個自由清新的生存空間。
此外,婺城區創新采用“古樹名木野外數據采集器”普查方法,將移動計算機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無線通訊技術、GPS技術應用于林業資源調查,做到數據的實時采集,自動成圖的無紙化,加快了讀取數據的速度,顯著提高了野外調查的總體效率。去年,經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三級主管部門的聯合質量檢查,我區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綜合得分95分,達到了優秀標準。
據今年第一批省林業發展和資源保護專項工作部署,婺城區一級古樹保護任務為49株。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力爭按期完成保護任務,婺城區成立了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協調部門職責,明確主管領導、責任科室和具體負責人,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并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同時,為推動今年任務達成,婺城區將古樹名木保護任務分解給有關單位,并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各有關單位按照下達的任務確定保護對象,保護對象主要為需采取保護措施的一級古樹和亟需采取搶救性保護措施的古樹或名木;確定保護對象后,婺城區統一委托專業單位按照“一樹一策”的要求,統一科學制定保護方案。為確保方案切實有效,方案制定后,將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論證確認。
據了解,婺城區共有古樹2165株、名木1株,35科56屬75種。按照古樹名木等級、同一樹種株數統計,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有137株,300-500年二級古樹378株,100-300年三級古樹1650株,一級、二級、三級古樹分別占古樹名木總數的6.3%、17.5%、76.2%。它們既是防風防洪護佑百姓的“風水樹”,又是城鄉發展的歷史見證和一道道美麗風景。為保護古樹名木這些珍貴的自然遺產,區農林局野保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推進‘一樹一策’落地執行,助力古樹名木長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