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酈莎)連日來,婺城區人力社保局醫保處正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醫保征繳督察和指導工作,在走訪過程中,區醫保處的工作人員也被鄉鎮的勞動保障協管員和街道、社區干部們的做法感動著。
樓欣是塔石鄉的聯村干部,也是一名農村勞動保障協管員,近段時間,他天天頂著烈日在塔石鄉張村、珊瑚村、銀嶺村三個村之間奔走,挨家挨戶上門辦理醫保代繳工作。樓欣說,村里的青壯年都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弱婦孺,他們有的對醫保政策不了解、不重視,有的即便知道也因山高路遠、身體不便等原因沒有參保。前期,通過一系列的宣傳發動,村民們對醫保的知曉率已經有了提升。“雖然現在能通過金華人社APP進行醫保繳費,可仍有一部分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或操作手機困難而犯難!睘樽龊冕t保征繳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村民,提高辦事效率,樓欣決定幫助繳費困難的村民進行代繳。
走村入戶,申請賬號、填寫資料,有時碰到不在家的村民還要自掏腰包先行墊付……短短幾天時間,樓欣幫村民墊付的保費就達15000余元,既出力又“出錢”。原來,很多村民都是用微信或支付寶把保費轉賬給他,他再進行繳納,但兩款軟件提現都需要手續費,樓欣也沒吭聲,自己默默把錢貼上了。
和樓欣相同的,還有東店村的勞動保障協管員董梅仙,她也幫村民墊付了1萬多元保費。正因為有這樣為村民所需,急村民所急的勞動保障協管員,塔石鄉從原先的醫保到賬率不高到現在反超排在全區前茅,塔石鄉黨委政府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交流分享醫保征繳工作經驗,積極落實惠民政策。
基層一線的勞動保障協管員們為老百姓勞心勞力,鄉鎮、街道的黨員干部們也不甘示弱。在白龍橋,自從醫保征繳工作開始,就建立了村和社區的醫保征繳微信群,志愿者每天挨家挨戶幫助有需要的村民辦理醫保代繳,微信群則滾動宣傳大病醫保的種種好處。
在蔣堂鎮,為了更好、更快地推進醫保征繳工作,四個管理處的聯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紛紛開展上門服務,通過多途徑、多形式的宣傳擴大醫保覆蓋面和提高群眾知曉率。在此基礎上,鎮里還多次組織勞動保障協管員、聯村干部及志愿者開展業務培訓,對醫保征繳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說明,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程序操作不違規。
區人力社保局醫保處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是大病醫療保險實現全市統籌的第一年,也是鞏固婺城全民醫保參保成果的重要一年。為此,婺城明確了城鄉醫保征繳的兩個目標任務:一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到賬率要繼續鞏固在98%以上(實際到賬人數/應征人數),并且要逐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參保、應保盡保、一個都不能少”;二是大病保險選繳保費選繳率50%以上(實際選繳到賬人數/應征人數計算),選繳人員人均選繳保費達到150元。
該負責人表示,5月30日就是醫保征繳的時間節點,接下來,區人力社保局也會推進工作進度,確保醫保征繳到位,同時,希望廣大有需要的市民,抓緊時間辦理醫保參保手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