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呂璐)眼前青山環抱,綠水長流,紅頂瓦房在茂密的樹叢中格外顯眼。若不是廠區大門口“浙江清山種畜有限公司”幾個大字的提示,很難想象這竟是一家養豬場。在這里,配種、產房、保育、待售四大區域均用綠色隔離帶隔開,從高處遠眺,滿眼綠意。就算走進廠區,也嗅不到些許異味。這就是昨天上午,記者走進浙江清山種畜有限公司采訪時的感受。
當然,畜牧業養殖每日產生大量污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想時刻保持牧場的美麗生態化,離不開完善的污水處置設施。在浙江清山種畜有限公司廠區內,就建有“三段式”沼液處理池,以及300噸/天的工業污水處理工程,可實現生豬排泄物100%資源化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保證了源頭控污。而這里的生豬糞便經標準化集糞車間處理后,一部分用于自有土地消納利用;另一部分提供給相關企業生產有機肥料,在減少污染的同時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浙江清山種畜有限公司的固廢處理工作正是婺城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婺城區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各項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監督管理水平,推動了此項工作大步向前。目前,婺城全區330個行政村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城鎮垃圾分類也在加速推進;畜禽養殖糞污已實現資源化有效利用;危廢、醫療廢物、污泥等處置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不得不說的是,在各異的固廢種類之中,每天都會產生的大量城鎮生活垃圾不容小覷。對此,蔣堂鎮充分利用創新科技,將垃圾資源化再利用,走出了一條從“垃圾”到“肥料”的資源化利用新路子。近日,記者走進蔣堂鎮垃圾資源化處理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回收來的“可爛”垃圾進行進一步的細致分揀。接下來,這些“可爛”垃圾將被投入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設備中,進行生物發酵成肥處理。據蔣堂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集鎮有8個村3000多人口。如今,這些人產生的‘可爛’垃圾都會運送到這里進行統一處理。目前來看,生物發酵的處理手段不僅減少了污染,還能‘變廢為寶’,很實用。”而事實上,婺城早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通過三年多時間的堅持,眼下的婺城農村,老百姓已逐漸養成將“可爛”生活垃圾和“不可爛”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這為婺城加快“垃圾”變“肥料”、資源再循環的生態發展進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此外,婺城區環保分局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探索危廢和污泥處置新路子,以進一步提升全區工業固體廢物防治能力。目前,婺城區范圍內有一家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企業和兩家污泥處置企業,其中金華市萊逸園環?萍奸_發有限公司通過回轉窯焚燒技術處置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金華市順牌新型磚瓦廠通過頁巖燒結多孔磚項目處置印染污泥,都有效實現了固廢的資源化回收利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