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創建,我們為婺城點贊! 西市街保潔員老祝:居民文明素質越來越高 在西市街走上一圈,地面上很少能見到垃圾,盡管人流量很大,但地面整潔干凈,偶爾看到有市民隨手扔下紙屑或扔出垃圾桶外,便會有保潔人員拿著掃把簸箕清掃干凈,減少垃圾滯留時間。老祝便是其中的一位保潔員。 下午三點,老...">
細節決定成敗,更彰顯文明。城市文明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更多的是要靠我們每一個人自覺維護、自覺遵守文明公約,并積極參與其中,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每個人都是城市的一張名片,那么做一名文明市民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約束自己呢?讓我們來聽聽市民朋友是怎么說的……
>文明城市創建,我們為婺城點贊!
西市街保潔員老祝:居民文明素質越來越高
在西市街走上一圈,地面上很少能見到垃圾,盡管人流量很大,但地面整潔干凈,偶爾看到有市民隨手扔下紙屑或扔出垃圾桶外,便會有保潔人員拿著掃把簸箕清掃干凈,減少垃圾滯留時間。老祝便是其中的一位保潔員。
下午三點,老祝便開始沿著新華街往步行街走,倒垃圾的同時也十分注意垃圾分類,能夠回收的都是另外用塑料袋放置。老祝告訴記者:“西市街商圈這塊最主要的保潔任務就是負責清理路邊的垃圾桶。一般周末的時候會比較忙一點,平時一天差不多需要倒四次左右。”
這兩年來,能明顯得感受到居民的變化,從隨手亂扔,到逐漸有了環保意識,再到現在自覺尋找垃圾桶……大家的素質在一點點提高,城市的衛生環境也越來越好。老祝說:“不僅環保意識提高了,居民對保潔員也越來越尊重,這說明城市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了。”
環城小學五年級學生:城市綠化做得很好
從環城小學門前的巷子走過,伴隨著孩子稀稀落落的笑鬧聲與歡呼聲,道路旁的樹卯足了勁兒努力生長,散發出了來自自然的清新氣息。正逢正午,太陽熱烈,走在綠蔭下竟還感覺到了一些清涼。
“自從金華創建文明城市后,環境變好了很多,尤其是綠化做得非常好。”來自環城小學五年級的一位女生如是說,“我們學校那邊還種了新的綠植,特別漂亮。我家門口還有了個大草坪,做作業眼睛累了的時候,打開窗戶就能看見一整片綠色呢!周末我也會和我的爸爸媽媽去草坪上玩耍,感覺很開心!”
返婺學子陳女士:城市品位明顯提升
“我不是金華人,但二十多年前我在金華求學。今天回來就是過來看看朋友,也再來看看我的第二故鄉。”談到自金華文明城市創建以來產生的變化,來自永康的陳女士如是說,“每次回來都有驚喜。跟那個時候相比,整個城市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不論是環境衛生還是城市品位,都上了一個檔次,與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走在街頭,路面上很少會看見大塊兒的垃圾。就算有些碎紙屑或小的零食包裝袋等出現,邊上的環衛工人也會立馬清掃干凈。環境好了,道路上也干凈,城市的檔次有了顯著的提高。
>文明城市創建,市民有話要說
某培訓機構張老師:一些文明“細節”有待提升
“我在一培訓機構當音樂老師,作為老師,平時接觸最多的還是小朋友,所以在垃圾分類、文明禮讓等行為引導方面還是關注比較多的,畢竟要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張老師笑著告訴記者,“我覺得目前城市的衛生環境整體來說是有改進的,但是個人素質還有待提高。像我們平時出去逛街,會發現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的現象還是比較多的……”
張老師還提出,垃圾分類這塊還有很多人做得不到位。小區樓下的幾個垃圾桶常常都是滿出來的,也沒有進行很好的分類。她認為,這一塊也許跟人們對于垃圾分類知識了解不夠有關。
浙師大學生龍同學: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損壞嚴重
來自浙江師范大學的大四女生龍同學在金華學習生活了4年,她覺得平時街道上看起來挺整潔,感覺金華市民也都挺文明的。所以,每次在朋友圈看到吐槽說某個地方垃圾很多、人們亂丟垃圾什么的,感覺還是挺震驚的。
“我覺得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人們的個人素質還是關鍵,自己的垃圾要隨手帶走或者丟進垃圾箱。”龍同學如是說,“其實,我覺得我最關注的還是共享單車。每次我想騎車的時候,總會遇到車鎖被破壞、輪胎漏氣甚至是上私鎖的情況……”
浙師大游泳教練宋女士:讓亂扔垃圾現象不再成“頑疾”
宋女士是浙師大的一位游泳教練,說起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她覺得從自身做好更能助力文明創建:“出門旅游或是參加活動,我一般都會自備垃圾袋,以便有垃圾的時候能及時帶走,保護環境。”
對于不文明行為,宋女士也有話要說:“平時走在路上,有時會遇到市民隨地吐痰;人流較多的地方,還是有人會插隊;最常見的還是亂扔垃圾,尤其是接到傳單會隨地亂扔。”宋女士表示,文明城市的意識,體現在自覺排隊、斑馬線上禮讓行人、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等微小事物的方方面面……文明城市創建需要大家從這些細小之處、從點滴做起。
>文明城市創建,他們怎么做
西市街社區:打造“城市客廳”文明風景線
西市街社區位于城中街道,地處繁華的江北商業中心,聚集了百貨、服裝、餐飲等各類商戶及郵政、銀行、電信等企業,轄區內商業業態豐富、人員眾多。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西市街社區面臨著不小的難題。“西市街社區地處江北繁華區,人流密集,尤其在周末、節假日的時候,來逛街的人非常多。”西市街社區相關負責人說:“人多的話就避免不了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象,對此我們也積極創新做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經過前期的實地走訪調查,西市街社區設立網格指導員分片區每天巡邏兩次,分別為早上八點半前和下午兩點半前。西市街社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的網格指導員都由街道和社區干部擔任,一般都是在上班之前完成,發現問題及時對接處理。”
不久前,西市街社區聯合商圈內各個商家,成立了商圈黨建聯盟,總共組建了7支志愿隊伍,其中有一支“愛的圍欄”志愿服務隊伍,主要負責商圈環境查看、巡邏。“這只隊伍主要由商家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他們每天會安排人對整個商圈的環境衛生、占道經營等問題進行巡邏查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不掉的會及時反饋給社區,再由社區處理。”
西市街社區上下聯動,創新工作方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區市場監管局:“地毯式”排摸,確保食品安全無死角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緊抓餐飲服務、三小一攤、大中型商場等食品經營重點行業,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大眾關注的熱點,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點。區市場監管局以構建穩定有序的市場秩序、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目標,立足解決好群眾最為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建”為基礎、收集掌握基本信息,以“治”為抓手、強力推進食品安全規范。近日,城東所全體人員聯合局機關工作人員、紅盾青年先鋒隊成員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協同作戰,對城中街道轄區內近六百家餐飲單位開展“地毯式”排查。
在對照《餐飲服務日常監督檢查表》的基礎上,執法人員分組分片,深入一線,對城中街道內的學校(含幼兒園)食堂、餐館、食品經營戶等單位進行全方位檢查,現場填寫單位名稱、經營地址經營情況等內容,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同時以轄區內學校周邊、主次干道等為重點區域,以大中型商場、餐飲店,三小一攤門店為重點,嚴格對照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標準,嚴查食品經營單位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嚴禁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嚴把餐飲服務單位洗消、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重要關口,全面確保各環節食品安全。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日常行為一小步,文明城市創建一大步
據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西市街步行街區域巡邏工作的隊員介紹,為了避免占道經營、出店經營、門前三包不到位等情況的出現,隊里每天都會安排隊員在商圈周邊巡邏。
“就是看看商家有沒有占道經營、戶外廣告牌設置不規范等情況,如果有也會讓他們立即改正。”該執法隊員如是說,“也對電動車違規進入步行街的情況進行勸導。這邊的電動車很多,尤其是送外賣的人員,為了圖個方便快捷就直接沖進來。步行街上行人密集,這樣還是比較危險的。”
該行政執法巡邏隊員還說,步行街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車輛亂停、隨地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現象。“巡邏過程中,如果發現路上有垃圾,我們也會隨手撿起來扔到垃圾桶,畢竟我們也是金華重要的一員,創建文明城市上,只要大家都多做一點,我們的城市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