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胡艷、通訊員鄭小君)“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現在很多家庭子女長大了都不在父母身邊,這時鄰里之間更應該多些包容,互相照應。”日前,在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二樓的和姐工作室,只見工作人員正在調解一場由于漏水引起的鄰里糾紛。一打聽,記者得知參與此次調解的工作人員中,有社區工作者,有老娘舅,更有熱心的黨員。而這樣的工作模式也是紅湖路社區黨群沙龍廳開設的便民服務功能之一。
為了幫助群眾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疑難事,紅湖路社區開設了黨群沙龍廳,建立起信息溝通平臺、民情輿情收集處理機制和反饋機制,及時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謀、民事民辦,同時,針對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事件,也在第一時間進行協調和化解。
據悉,社區緊緊圍繞“情”字做文章,全面開展城市黨建綜合體創建,協調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在社區的市民學校,從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課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居民們可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歌唱、剪紙、書畫、棋類、越劇等不同課程。此外,社區以節日為切入點,組織開展一系列民俗活動,發揚“節節鬧”的傳統,創新打造“情滿紅湖”黨建品牌。
紅湖路社區的黨建成果,僅僅是城北街道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街道的基層黨建工作呈現出了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站前社區開展的“微黨課”,為主題黨日注入了新的活力。“微黨課的內容很豐富,有關于婚姻家庭法律知識的,也有關于健康養生知識的,上個月開展的老年人智能手機運用知識講座,我們都很喜歡。”社區老黨員張蘇明說道,“我還參加了社區的紅歌隊,每次唱完歌整個人覺得神清氣爽,同時也讓我們老年人發揮了余熱,推進了社區文化生活建設,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
街道工作人員還介紹到,近日,在鄭崗山社區的新辦公區城市黨建綜合體建設現場,區委組織部、城北街道相關領導就社區“‘五星’服務、從心開始”黨建品牌進行整體布局和設計,對室內主題和廳室內容進行多次研究探討。鄭崗山城市黨建綜合體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黨員志愿者服務站、民情聯系站、青少年綜合服務站等,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會是一個質的飛躍,從而為黨員、群眾提供更優質的“五星”服務。
“大黨委的成立和城市黨建綜合體的建成,將有力的促進黨建工作聯做、社區資源聯享、精神文明聯創、服務難題聯解、公益事業聯辦、生活環境聯建,破解了社區和區域黨建條塊分割體制下的屬地管理難題,推動基層黨建從‘單一作戰’向‘抱團發展’轉變,實現社情民意零盲點、矛盾糾紛零激化、社區服務零距離、關愛幫扶零缺失、共建共筑零障礙。”街道黨工委委員韓波如是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