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曉婕、通訊員吳佳莉)近日,記者從婺城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投訴渠道的不斷增加,不僅維權事件增多,職業投訴也呈現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婺城區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平臺共接到投訴1861件,其中職業投訴高達1045件。
職業投訴量的大幅飆升,不僅增加了執法人員的工作任務,造成了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還影響政府的公信力,敗壞社會風氣。面對職業投訴量激增這一現象,婺城重拳出擊,三大抓手多管齊下,實現職業打假社會共治。
抓好執法人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處理投訴能力。今年2月,投訴量最大的新獅所率先成立專項職業打假小組開展試點工作,采取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及時通氣:針對不同職業打假人對同一產品或者不同產品相同內容的回復,保持一致性,避免出現不同回復;針對回復內容,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用詞言簡意賅、準確無誤;對于舉報的網頁,第一時間保存網頁、圖片等相關證據。
抓集中投訴網商企業,定期進行約談指導建議。連日來,新獅所對金華市美晨商貿有限公司、金華車達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網商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通過對各個企業的交流、培訓和指導,增強企業抵抗職業打假舉報能力。同時對于后期舉報投訴量居高不下且整改不及時,或者自查不到位違法行為嚴重的兩大類網商企業,用責令下架、沒收產品、處罰等相對應的鐵腕手段予以糾正,倒逼企業提高自律能力。
抓線上與線下各平臺,建立消保聯站溝通橋梁。位于東市北街的CRC文化創意園,線上線下企業達500余家,隨著園區投訴量的不斷增多,在新獅所的幫助下,園區建立了消保聯站并開始試運轉,目前初步有了自行處理投訴的能力。今后,區市場監管局將和企業合作,嘗試建立更多的消保聯站,打破線上平臺與線下電子商務創業園的壁壘,達到共同監管網商企業,實現互惠共贏的目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