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蘇曉婕)凌亂礙眼的流動攤點變少了,臟亂不堪的“牛皮癬”不見了,擁堵嘈雜的街道小巷通暢了,沿街店鋪的立面變得整潔了,連老百姓的日常行為都變得文明有禮了……日前,記者行走在城中街道的大街小巷,看到到處都是令人欣喜的變化。而這背后離不開執法隊員們維護市容秩序、查處亂搭亂建、清理衛生死角的工作……
七月的金華,火辣辣的陽光炙烤著大地。當天下午兩點半,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中中隊隊長任岳東帶著隊員開始了每天的日常巡查,通過現場查看、沿街走訪等方式,在發現店外占道經營、店外亂擺放等問題后,對當事人進行教育與勸誡。任岳東表示:“占道經營、出店經營、流動攤點、亂堆亂放等現象,嚴重破壞了市容市貌,也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西市街作為老城區的商業中心,這里毫無疑問是金華的“窗口”。這樣一個人流密集的場所,環境衛生、經營秩序、城市文明等各個方面,對管理者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其中,占道經營問題易反彈,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頑疾。
針對這一頑疾,婺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統籌工作、協同推進進行解決,并不斷創新執法手段。“占道經營問題為什么像‘牛皮癬’一樣反復存在,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違法成本太低’。因此,我們推行了‘零口供’辦案模式,即使當事人不配合,只要證據確鑿,我們就下發處罰決定書。”任岳東表示。
店門口擺放音響、垃圾桶、掃把等物品;人行道非機動車亂停放;人流聚集地有流動攤販、亂扔垃圾……看到這些行為和場景,任岳東和隊員們總是在第一時間進行制止。“行政執法包括99項行政處罰及相關行政監督檢查、行政強制權,其中大多數都是比較細碎的小事,看到我們就得管。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論大小。”任岳東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等到巡查一圈結束的時候,任岳東早已汗流浹背。27年黨員生涯、25年行政執法工作,任岳東在隊容風紀、文明執法、攻堅克難等方面爭當了先鋒表率。
等回到辦公室,一家位于青春路的店面因未做好“門前三包”工作而過來接受處罰。商家朱老板表示:“以前不懂‘門前三包’具體包括什么,在店門口扔點東西總以為有清潔人員會過來清理,殊不知這應該是我們商家應該要做的。”任岳東表示,婺城區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通過簽訂責任書來規范管理,如果商家做得不到位,將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晚上9點半,大多數加班族下班的時間,也是夜市生意火爆的時刻。因為這些便民攤位容易設在人行道上,執法隊員們還是堅守在這里,及時制止攤販的占道經營行為,勸阻店家亂丟放,保證路面清潔。
為加大市容環境執法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實現城管無空當,執法無盲區,城中中隊打破8小時工作制。“因為西市街這塊區域的特殊性,要是按照正常六點下班時間,那時候正好是人流量最大的時候,也是問題比較多的時間段,因此我們把下班時間推遲到了夜里11點。”任岳東說道。
清晨7點半上班、深夜11點下班,成了基層執法人員的工作常態。“攻堅克難,拔出市容硬釘子”,正是這群基層執法人員的真實寫照。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