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施俊、特約記者邵益斌)“您好,我是殘疾人家庭收入狀況監測工作的調查員,請您出示殘疾證和身份證。請問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您家平時幾個人一起吃飯?每月伙食費花費多少?這一年家里有沒添置家用電器?您家這一年主要收入來源有哪些?有沒有拿到政府相應的補貼……”近日,婺城區2018年度殘疾人家庭收入狀況監測工作在城中街道楊思嶺社區、新獅街道玫瑰園社區正式拉開帷幕。由浙江大學8位學生組成的省殘聯調查隊在婺城區殘聯和社區工作人員陪同下,分組協作,走街串巷,深入所調查的殘疾人家中開展殘疾人家庭收入狀況監測工作。
本次監測工作為期五天,涉及白龍橋鎮、竹馬鄉、蔣堂鎮、城中街道、新獅街道、羅店鎮共6個鄉鎮(街道)10個村(社區),共抽取了207名殘疾人進行監測。監測內容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其他非消費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六大塊。該監測工作有利于及時了解殘疾人家庭的現狀與變化情況,精確掌握殘疾人全面小康水平的實現程度,將為殘疾人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為了做好此項工作,婺城區殘聯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對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專職委員進行培訓;提前安排好監測日程;落實好陪調人員,監測工作入戶前開展摸底調查,確保被抽測的殘疾人基本情況底數清,做好監測前各項工作準備,為監測工作開展提供強大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