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鮮明地闡述:“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他還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作為領導干部就是要有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精神,自覺踐行“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要求,保持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奮斗姿態,才能當好改革發展的開路人、答卷人、帶頭人。
當好鄉村振興路上的開路人,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闖勁。
蔣堂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和移民大鎮,數量龐大的畜禽養殖場和鋸板廠曾經在蔣堂鎮星羅棋布,是不少老百姓的重要經濟來源,同時也成為了蔣堂鎮的“環境之殤”、“發展之痛”。為了拔除這一困擾小城鎮整治的沉疴頑疾,蔣堂鎮上下同心戮力,橫刀立馬,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拆除了養殖場346家,鋸板廠281家,拆除面積達33.7萬平方米。在拆除過程中,部分群體的利益必將經歷著陣痛,我們也遭遇了不少的質疑、非難和困境。但是我們深知,“拆”出空間才能“建”出品質,只有“改”才有活路,只有“闖”才有新路,要推動蔣堂發展就必須要有“蔣堂擔當”,既要挺身而出,以打殲滅戰的決心打好一場場攻堅戰,又要堅守公平正義,俯仰之間無愧于民,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當好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勁。
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當前的蔣堂,正處于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重要時期和關鍵節點,機遇與挑戰并存。工業經濟產業鏈短,龍頭企業少;富硒特色農業規模小,產業化水平較低;村集體經濟薄弱,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缺乏……這些都是制約蔣堂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緊盯痛點、難點、堵點,創新工作方式,以點帶面,疏經活絡。圍繞區委“拼爭搶創實干興婺”十大行動,立足蔣堂實際,大抓改革注活力,盤活閑置國有資產和舊廠房等低效用地,以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帶動經濟薄弱村發展;大抓產業強動力,壯大蔣堂富硒農產品產業鏈,打響特色農業品牌;大抓環境添魅力,加快“六亂”整治和美麗庭院建設,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全域靚化提升;大抓創建聚合力,以文明城市創建和“無違建”鄉鎮創建為契機,打造一流人居環境;大抓平安增定力,以雪亮工程為基礎布點撒網,進一步深化“四個平臺”網格化管理,以“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引領平安大蔣堂建設。蔣堂鎮始終圍繞“提質”和“增效”兩大主題致力于全鎮的發展,爭當前哨先鋒,敢于先行先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取得新突破,當好蔣堂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
當好嚴實作風的帶頭人,要有“當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的心勁。范仲淹在談及為官之道時就曾主張“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可見,擔當為本,關鍵在人。作為鄉鎮領導班子的“一班之長”,基層工作的“一線指揮官”,管班子,強隊伍是必須要種好的“責任田”。接下來,蔣堂鎮將圍繞清廉浙江建設要求,大力弘揚“當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的嚴實作風,堅決向慵懶散、推脫抱現象亮劍發聲,打造“快”“狠”“準”的蔣堂鐵軍。一是響應速度要“快”。針對三改一拆、精品秀美村莊建設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時間緊、標準高、難度大的重點工作要出“快刀”,全力加快項目落地建設的速度,確保按時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是直面問題要“準”。在面對五水共治、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垃圾分類等工作時,眼光要遠,方法要準,步子要穩。利用“大轉盤”隨機抽點32個行政村,轉到哪里就去到哪里,看到哪里就查到哪里;圍繞消薄、垃圾分類等主題開展“紅黃旗”競賽,對多次“黃旗”警告的予以約談問責。三是改革破題要“狠”。在違法建筑分類處置試點工作中,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前期三個試點村工試點經驗基礎上,全面鋪開剩余29個村的違法建筑分類處置工作。以“20天工作法”為抓手,每天曬工作、每周賽成績,實時督進度,為無違建鄉鎮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蔣堂鎮的涅槃蝶變,注定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程,“從拆到建”,“從弱到強”,“從潔到美”,我們的鐵軍隊伍并將拿出更多擔當的勇氣和智慧,為和美蔣堂的建設注入更多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