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職工深入鄉鎮村組、街道社區,帶頭開展環境整治;干部群眾聯袂行動,拆除廢舊莊基,清理陳年垃圾……如今,在婺城各鄉鎮(街道),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今年以來,婺城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堅持區鄉村聯動、軟硬件齊抓,全面開展一流人居環境創建行動,持續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感。
“今美于昨,明日更勝于今。”眼下,婺城區正在深入開展“拼爭搶創、實干興婺”十大行動,從文明創建到美麗鄉村建設,婺城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景美民富逐漸成為婺城的鮮明標識。
【新聞現場】
整治市容村貌
改善人居環境
在婺城區市區范圍內,每天市民們都能見到不少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們,他們走上街頭,勸導流動攤販,清理垃圾桶邊、公園花壇內雜物,以及櫥窗樓道內亂張貼的小廣告,還大家一個文明整潔的環境;給過往的行人發放宣傳手冊,擴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市民中的知曉率;在社區內認真做好衛生監督與清理工作,積極帶頭按規定停放好共享單車,并督促整改亂停車等不文明現象……
“綠色的袋子是可降解的,灰色的是不可降解的。”在婺城區竹馬鄉汪山頭村,每天早上8點前,村民就會把分好類的垃圾放在家門口,并接受保潔員二次檢查。2014年婺城區開始實行農村垃圾分類,推進垃圾分類處理,提高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水平。作為垃圾分類試點鄉,竹馬鄉的村民早已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乾西鄉地處城鄉接合部。今年,該鄉將文明創建和小城鎮綜合整治進行了有機結合:在公路沿線,開展“鏟雜草、清垃圾”整治,并把整治觸角向村組道路延伸;在村莊周圍和房前屋后,落實“清垃圾、整‘三堆’、除‘十亂’、建花園、美外墻”行動;在河道治理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清理河道河岸垃圾、打擊污染水體行為;在垃圾處理上,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并保證定點傾倒、定期清運,構建完善的垃圾處理體系……
婺城山區鄉鎮則著力打造有記憶的街區、有故事的小鎮,提升小城鎮整治品質:沙畈鄉周村村將歷史悠久的宗祠修繕一新,建成了集文化禮堂、社區服務中心、居家養老中心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場所;塔石在規劃中以新建主入口和修復桃源老街為特色街軸、整治楓溪主路和生態厚大溪河道為通道軸、構建上塔石休閑民居集聚區、廊橋風情公共廣場體驗區、下塔石文體公共服務區“兩軸三區”的“五個一”整體規劃格局。
【實績說話】
強化規劃引領
夯實城鄉建設基礎
作為婺城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縮影,四年來,婺城將開展農村垃圾分類作為一張藍圖繪到底。從區到鄉到村,統一思想認識,明確職責任務,層層抓推進。鄉村主職干部更是進村入戶,一以貫之抓落實。目前,婺城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實現行政村全覆蓋,330多個村莊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與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
除此之外,婺城區還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小城鎮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全面落實“門前五包”工作機制;加強集鎮沿街立面整治,保持沿街及兩側立面整潔美觀……不斷推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婺城還加大農村改路、改廁、改水和舊村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農村硬件設施水平;全面提升農村“亮化、綠化、美化、潔化、有序化”水平;開展農村治亂美化行動,消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不文明現象。
今年上半年,婺城區小城鎮整治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按照省、市整治辦工作要求,根據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始終堅持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的整治理念,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不盲目追求高大上,立足各鄉鎮實際,挖掘地方特色,體現文化內涵,以科學的規劃、有效的方法、合理的投入,達到最好的整治效果。半年來,區小城鎮整治辦總結經驗、精心謀劃、拉高標桿,通過“一加強三整治”,持續深化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更高的標準推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再上新臺階。
與此同時,婺城區還將文明創建作為抓手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排污管網雨污分流設施建設;全面落實“門前五包”工作機制,推進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建立社區“十大頑疾”整治工作機制;調整完善市區集貿(農貿)市場規劃,全面取締“臟、亂、差”的集貿(農貿)市場和“馬路市場”;規劃新建一批集貿(農貿)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民生需求。
【市民聲音】
婺城環境綜合整治
給力又“走心”
在文明創建持續推進的同時,人居環境的優化讓市民群眾深感欣喜。賀女士是婺城區小碼頭的商戶,她見證了這里的環境變化:“以前小碼頭占道經營比較嚴重,衛生也比較差。現在環境變好了,不光商戶看著舒心,顧客過來也高興。”
市民姜大爺每天早晨都會在婺州公園鍛煉身體,他說:“現在,不光公園里車輛停放有序了,連自己小區的環境也變好了,咱們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
“垃圾分分類,好處多又多,當下雖然煩,習慣成自然……”婺城區竹馬鄉汪山頭村的村民一聽到這順口溜,就知道是環衛工來收垃圾了。村民汪女士表示:“我們村里的人都做得很好,蔬菜瓜果皮能夠爛、塑料布不能爛……連2周歲的小孫女都分得清。”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了許多,這也是我們老百姓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以前的長湖又臟又臭,想見到清水都很難,如今通過‘五水共治’有了大變樣。不只是水環境,自從開展小城鎮綜合整治和文明創建以來,整個鄉鎮的環境都好了,連菜市場也變干凈整潔了。”對于湖頭村的變化,這里的村民最有發言權。
“以前在街上還能見到不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人,但現在你走出去,很難看到亂吐亂丟的人了。”吳奶奶說。她覺得,如今的婺城,隨便走哪里都是干凈的。環境好了,人們也注意自己的行為與之相稱起來,“這樣的文明創建效果,真是實實在在的”。
【寫好答卷】
多措并舉讓婺城百姓
生活更美好
眼下的婺城,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跳躍著文明音符。全區上下一條心,全力攻堅克難,掀起了一波波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熱潮。下一步,婺城區將針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存在的“氛圍不濃、權責不一、標準不高、合力不強”四大問題,落實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同時明確任務,大力營造氛圍,做到鋪天蓋地、全民動員,以問題導向,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氛圍,積極發揮督促協調作用,堅持掛圖作戰,分解責任抓落實,全力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為深入推進小城鎮綜合整治,婺城區將通過提升服務對接水平、提升項目工作水平、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加強共建氛圍營造、加強督查考核力度等方式,切實做好精準對接、精準服務,著力幫助各鄉鎮解決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繼續開展好“三亂”治理工作,持續推進“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小城鎮環境面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
拼爭搶創、實干興婺。對接下來改善人居環境的目標,婺城已經繪好藍圖:到2018年底,力爭創建6個國家級衛生鄉鎮;到2020年底,全區所有行政村全面完成潔美家園創建;2022年底,建成10個現代化和美鄉村示范村,創建70個以上A級景區村莊,全域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短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婺城區城鄉面貌日新月異,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不斷濃厚的創建氛圍、整潔的城市環境、有序的城市管理、獨具特色的創建理念,將一座文明城市的“精氣神”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而在城區之外,小城市、特色鎮街、美麗鄉村百花齊放,農村更加現代化。村莊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打造等,讓婺城農村環境更優美、設施更現代,農村與城市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高質量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要始終把“讓老百姓得實惠、城市發展得空間、人居環境得改善”作為推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拿出“拼爭搶創”的干勁,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發展,大力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克難、崇尚實干,為美麗婺城“吹氧助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