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于梧,龍潛于淵。作為推動高質量、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不言而喻。而眼下的婺城,優化營商環境的熱潮正在涌動。
近年來,婺城積極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以群眾、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積極打造服務最優、效率最高、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體驗更好的辦事環境和發展環境,為婺城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增添了信心和動力。
【新聞現場】
10個工作日
審批跑出新速度
8月22日,婺城區首個“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項目——金華市隆耀工具有限公司“年產量1600萬套安全防護用品項目”完成施工許可證申領工作。該項目從備案到施工許可證下發共用時10個工作日(14天),創造了婺城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的新速度。自從6月28日正式摘牌到領到施工許可證,共用時39個工作日(55天),這標志著婺城企業投資項目正式進入“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新時代。
婺城是如何實現審批新速度的?記者了解到,區發改局作為企業投資項目牽頭部門,在該地塊掛牌出讓前,就組織區國土、規劃、環保、經商、水務、住建和行政服務中心等職能部門主動上門詳細了解意向企業的基本情況,對擬實施項目進行初審,指導企業主完善資料。區發改局還創新工作方法,在地塊公示期間就對該項目進行登記預備案,由此極大縮短了摘牌后準備資料的時間。同時,區發改局與提前介入的專業代辦人員及時溝通,全程跟蹤指導企業準備相關資料,之后在企業投資在線監管平臺備案后主動上門與企業簽訂“承諾書”,規定按約兌現的各項指標,也為加速審批提供了支撐。
此外,竹馬鄉政府切實履行了做地主體責任,確保在“標準地”地塊出讓前做到“凈地出讓”標準,其他業務部門第一時間完成該地塊的“標準地”出讓指標設置。例如,區國土分局多次與市國土局對接溝通,確保該地塊盡早掛牌;區住建局在受理施工許可證核發申請當天就前往竹馬查看項目現場;區行政服務中心積極主動協調各窗口工作人員,為該項目審批“保駕護航”……可以說,金華市隆耀工具有限公司“年產量1600萬套安全防護用品項目”審批新速度的創造,是全區上下各職能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為全區企業投資項目實現“最多100天”的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實績說話】
“無差別受理”
全力助推“最多跑一次”
自召開全面推進“無差別受理”改革部署會以來,婺城區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領“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和政府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基礎上,婺城按照“應進盡進”的原則,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并依托系統聯通、數據共享,全面推行“無差別受理”,讓企業到政府辦事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前不久,在婺城區經營藥店的吳先生來到婺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辦事大廳辦理營業執照變更手續。出乎他意料的是,《營業執照》和《藥品經營許可證》可以在同一窗口同時辦結!耙郧皝泶髲d辦事,需要注意區分個體戶、企業和藥品的取號選項,生怕不小心排錯了隊,F在所有窗口都無差別受理了,真方便!”話音剛落,吳先生被叫號到全科受理窗口。過了半小時左右,他業務就順利辦結了。
顯然,如今的市場監管辦事大廳已經改革了以往分窗口辦事的模式。前來辦事的群眾,只需要取一個“全科受理”號,就可以等候叫號系統叫號,申請辦理任意涉企事項。這樣一來,群眾等候時間大幅縮短,窗口服務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項具有政治性、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的大事,婺城上下認真抓好省、市、區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勇挑重擔,勇當先鋒。“無差別全科受理窗口”的推出,更是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的重要舉措,通過打造出一支“人人是精兵、個個是主力”的一流“無差別全科受理”鐵軍,實現“窗窗能受理、人人能辦理”,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讓創業群眾享受更豐碩的改革成果,為促進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譜寫婺城改革新篇章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市民聲音】
關懷如春風
政策暖人心
連日來,為進一步扛起貫徹“八八戰略”的政治責任,營造更優營商環境,婺城持續深化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認真開展“送政策、送服務,增感情、增信心”的“兩送兩增”萬企大走訪,積極宣傳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引導支持企業家增強信心、振奮精神,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切實把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加快推動婺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領導們親自下企業走訪,了解我們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企業積極出謀劃策,宣傳落實各項惠企政策,這讓我們十分感動。他們還認真聽取我們對優化企業服務、發展實體經濟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們當了一回‘主人公’!”
“只有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才能進一步促進全區的工業快速發展,很感激政府在不斷優化服務,全力幫助我們排憂解難,讓我們有信心與政府齊心協力營造良好的營商氛圍!
“現在我們到政府部門辦事,不僅效率明顯提升了,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更讓我們覺得很舒心!”
……
而這些“聲音”的背后,飽含著“實體興則經濟興”的堅定信念。為此,婺城在做好政策改革、窗口服務等工作的同時,不忘與各企業加強聯系,通過持續開展類似“兩送兩增”萬企大走訪的活動,充分了解婺城企業發展現狀,讓企業搶抓國家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理清發展思路,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發展水平,不斷促進婺城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寫好答卷】
當好婺城“店小二”
創一流營商環境
一直以來,婺城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項目導向和滿意導向,改進作風,強化公仆意識,當好“店小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標準。
自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針對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婺城全面實行——線上由投資項目在線審批2.0平臺“一口受理”、線下由行政服務中心“一窗受理”,環評、能評等審批中間環節由職能部門代辦,實現了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跑一次”。同時,深化竣工驗收前等相關領域改革,積極推廣“區域能評+區塊能耗”、“區域環評+環境標準”,并推進“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改革,真正實現從土地招拍掛到開工建設“一塊標準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諾、一次性辦結”。此外,婺城還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減少涉企證照事項,在現有改革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證照通辦”事項范圍,推動群眾和企業辦事線上線下證照通辦。
在此基礎上,婺城深化企業幫扶,提升聯系緊密度,落實好區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聯系重點企業制度,及時掌握企業需求,收集、梳理一批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瓶頸制約,對企業難題開展集中交辦、掛牌督辦、限時辦結。同時,通過走訪活動,及時掌握高危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研究服務企業發展的法治保障舉措,主動提供法律服務、政策咨詢,強化內部安全指導,引導企業增強創新發展、知識產權保護、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幫助企業構建風險控制體系和預警機制,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以此努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短評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政府要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放下姿態,用心傾聽、觸摸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努力實現由管理者向服務員的轉變,加快形成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才能招來“金鳳凰”,實現新發展。我們既要創新審批管理,又要強化服務功能,要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婺城發展的“生命線”來抓,切實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全員發動抓領會、刀刃向內抓整改、精準高效抓實施、嚴明紀律抓典型,堅決兌現向百姓和企業作出的堅定承諾,努力以一流的營商環境鑄就新時代婺城發展新輝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