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姜景芳、見習記者包恒益、通訊員童文焰、雷盛強)“嗯,行吧!我希望她這次真的能用心改改她任性的毛病,我也會調整心態,再給我們的婚姻一個機會!謝謝你們這樣耐心為我們調解。”日前,在婺城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輔導室,市民周波(化名)這樣對調解員說。隨后,他攜妻子心平氣和地離開了。
剛走進婺城區婚姻登記處的時候,周波除了滿臉怒氣,眼神也充滿著疲憊。“對誰都頤指氣使,說話做事從不思考后果。”這是他對妻子評價。他說,因為這一點,他不僅被朋友疏遠,還時不時被親人指責。他覺得自己的婚姻生活越過越不順心,最終作出了離婚的決定。面對丈夫決絕的態度,周波的妻子哭得泣不成聲。她表示不愿意離婚,同時表態,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定會痛定思痛,作出根本性的改變。
在分析了周波夫婦的婚姻矛盾之后,調解員認為,兩人并非因原則性問題選擇離婚,其婚姻還有挽回的余地。為此,調解員分別與男女雙方進行交流,分析其婚姻狀態,建議各自調整心態,相互都作出改變,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緩解家庭矛盾。在調解員的耐心勸導下,夫妻二人表示,愿意為這段婚姻繼續努力。
怒氣沖沖而來,心平氣和而走。這樣的情形,在婺城區婚姻登記處并不鮮見。在追求自由平等、講求個性自我的當下,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每天不僅要迎接一對對甜蜜走進婚姻的情侶,同樣要面對或帶著冷漠、或帶著憤怒、或流著淚水要求離婚的“怨偶”。
“對后者,我們必須慎之又慎,必須盡量避免和減少沖動下的離婚,沒有考慮周全財產分配、子女撫養等問題的離婚……”婺城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表示。基于此,區婚姻登記處設立了婚姻輔導室,安排業務骨干充當調解員,盡最大可能幫助婚姻雙方緩解矛盾、協調關系,在倡導家庭美德、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起到了“預防針”和“穩定劑”作用。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該婚姻輔導室已接待自愿接受輔導的夫婦78對,經輔導表示和好及暫緩離婚的有30對,和好與暫緩率達到了38%以上。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婺城區婚姻登記處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以“信義和美、拼搏實干”的金華精神為指引,多措并舉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不僅在婚姻輔導方面成效明顯,在數據共享等便民服務方面也獲得群眾連連稱贊。
“我記得,去年有一對老夫妻來補領結婚證。當時,因為我們還沒有開通數據共享功能,只能要求兩位老人去檔案館調檔案。”區婚姻登記處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他看著老人“兩頭跑”,覺得挺不方便的。而如今,這種情況消失了。因為今年4月區婚姻登記處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實現了婚姻登記檔案數據共享,從此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腿”。據悉,開通數據共享至今,區婚姻登記處已辦理“一站式”辦結補領婚姻登記證業務766件。
此外,為方便在外地工作的當事人,區婚姻登記處還在預約結婚登記服務方面進行了更加便民的調整。通過開通周六上午預約登記服務,今年該登記處已加班為397對新人辦理婚姻登記。同時,登記處在一樓開辟了“綠色便民服務點”,行動不便的群眾可以在“綠色便民服務點”撥打二樓登記處電話。工作人員會即刻下樓提供服務,為其辦理相關手續……
服務永無止境。婺城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以熱情飽滿的工作態度、不斷創新的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務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為婚姻家庭化解矛盾,為社會和諧作出貢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