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的客廳,整潔的廚房,設施齊全的衛生間,嶄新的鋁合金門窗……這是昨日記者在乾西鄉上天師村殘疾人徐輝家見到的景象。
徐輝和肢體殘疾的姐姐以及年邁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原先一家人住在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破舊房子里。“以前的生活苦啊,”徐輝說,房子破舊昏暗,冬不御寒、夏不避雨、四面通風,遇到惡劣天氣,一家人都膽戰心驚,害怕房子倒塌。
今年年初,區殘聯在走訪時了解到徐輝一家的情況,將他列入貧困殘疾人危舊房改造修繕的受助對象,實施安居工程。整個修繕工程,包括改造衛生間、安裝熱水器、鋪設地磚、粉刷內外墻、更換琉璃瓦以及鋁合金門窗等,一共花了5萬多元,區殘聯給予3萬元的最高補助。如今一家人住上了夢寐以求的新家,徐輝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
同樣得益于安居工程圓“安居夢”的還有白龍橋鎮董村殘疾人楊根松。70歲的楊根松從小因病致殘,一直單身,靠低保和殘聯補助金生活。祖上留給他的房子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晚上想睡個安穩覺都不行。”楊根松說道。安居工程實施后,楊根松家發生了巨大變化:房間敞亮了,地面平整了,再也不用擔心雨天漏水了,鄰居也愛過來串門。
“現在心里面還感覺暖暖的,這個安居政策真的很好。”楊根松家的變化也讓周邊的鄰居羨慕不已,他們都笑稱:根松今年可是大翻身了。接下去,區殘聯還將對楊根松家實施無障礙進家庭改造,為他量身打造一個既安全又舒適,充滿人性化的居所。
“歸有所依,居有定所”是每一個殘疾人所盼,也是婺城區殘聯所望。為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有效解決貧困殘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難,切實改善殘疾人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區殘聯按照“適用、經濟、安全”原則,在全區實施貧困殘疾人危舊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設,實施對象為目前無房居住、現住房已鑒定為危房(C級或D級)的貧困殘疾人戶、低收入農戶、一戶多殘戶。考慮到近年來人工成本和建材價格上漲,今年年初,區殘聯與財政、建設等部門溝通協調,將原來的最高補助標準1.5萬元提高到3萬元,大大減輕貧困殘疾人負擔。
此外,為使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落到實處,區殘聯對申報安居工程的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逐戶調查、登記,認真篩選和確定危房改造對象,并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在改造過程中,殘聯干部還定期到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和指導,確保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改造完工后,區殘聯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與鄉鎮(街道)、村三方對已改造完成的住房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的,按標準給予補助。
據了解,婺城區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2005年開始實施,資金投入逐年加大,逐步減少了增量危房,極大改善了貧困殘疾人危房、無房戶的居住條件,目前已經為全區577戶貧困殘疾人解決了住房困難,讓殘疾人困難戶圓了“安居夢”。接下來,區殘聯還將在改善好殘疾人居住條件的基礎上,加大就業幫扶力度,讓他們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掉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